能夠發射衛星的國家,即使到現在,全球范圍內也沒多少。
據不完全統計,能夠發射衛星的國家統共也就10個左右,畢竟想要發射衛星,那就需要擁有火箭發射的技術。
別看美國,俄羅斯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具備了發射衛星的能力,但時至今日,火箭技術仍舊是航天領域的前沿科技。
那么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究竟哪個國家發射的衛星最多,你知道么,各國表現又是如何?
全球擁有在軌衛星的國家大排名
關于各國都有多少在軌衛星,根據不同的數據統計來源,實際統計出來的差距還不小。
前瞻網在2024年的6月的時候,對2023年的數據進行過一次統計,當時的統計,還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在2023年中的時候全球擁有在軌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達到了驚人的5165顆,中國則以618顆衛星的成績,略微落后于英國的651顆。
印度則擁有108顆衛星,這一成績雖然遠不如中美等國,但在除中國以外的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名列第一。
當然,前瞻網的數據也并非完全準確,因為根據一些航天愛好者的統計,數據還呈現出比較大的差異。
根據另一份來自航天愛好者的統計信息顯示:
在2025年年初,美國擁有2944顆衛星,中國以499顆排名第二,而英國則排在第三擁有369顆衛星,至于印度衛星數量則在100顆上下,排名在日本,俄羅斯之后,位居全球第六。
我們再看第三份數據,來自于SpaceStats截至 2025 年 2 月 19 日的數據:
全球在軌衛星數量為 13810 個 ,美國在軌衛星數量達 8897 個,中國在軌衛星數量為 820 個,英國擁有 563 顆在軌衛星,俄羅斯在軌衛星數量為 174 顆,印度134顆。
從數據上看,三份數據的差距可以說是非常大,但基本上能看得出主要國家的排名順序相差不大。
其實最主要的差異來自于排名第一的美國,畢竟,8000+的數量和2000+的數量還是相差挺大的。
那為什么不同的數據來源,對于美國擁有的在軌衛星的統計,會呈現出如此大的差異呢?
美國到底有多少衛星?
說起美國的衛星數量,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統計上的差異,其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在美國商用航天公司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
這其中,大家最熟知的公司就是馬斯克的SPACEX,SPACEX的星鏈計劃,發射衛星的數量堪稱恐怖。
比如2025年1月21日,SPACEX公司的星鏈V2 Mini衛星進行了首次發射,這次發射任務一次性就發射了27顆衛星。
由此可知,光是SPACEX一家公司,擁有的衛星數量恐怕都要以千來計數。
眾所周知,SPACEX的衛星穩定性其實并不特別高。
很多時候別看一次性發射的數量特別多,但是中間總是會出現一些失敗的案例,所以,光是SPACEX所擁有的衛星數量就是一個未知數。
恐怕除了SPACEX自己能夠搞清楚到底有多少衛星在天上飛,任何渠道所統計出來的數據都是不準確的。
有些渠道認為美國有七八千顆衛星在軌,有些則認為美國的衛星數量大概也就是2000多顆,這么大的差距基本上就是SPACEX的衛星數量的差異。
事實上,美國現如今到底有多少衛星,這個準確的數量是很難統計的,但如果算上商用衛星,短期(1 - 2 年內),美國的衛星數量在9000 - 11000顆之間是相對準確的。
相較于美國來說,包括中國在內,大部分國家在航天領域,商用所占的比重都比較小,基本上各國的衛星發射和運營,更多的還是來自于各國的航天局來主導。
雖然我國這幾年也開始鼓勵商用衛星的發展,鼓勵民營公司參與航天事業的發展,但總體來說,我國的起步較晚,而且航天業對技術的要求極高,因此真正能夠靠公司來參與的比重很小。
總體來講,雖然不同渠道的數據有所差異,但基本認為我國目前擁有的在軌衛星數量,短期(1 - 2 年內)預計在 900 - 1200 顆。
雖然這一數據不管從哪個維度來說,跟美國都有比較大的差距,但基本上我國的航天綜合實力排在第二或第三的位置,爭議不大。
航空航天對于技術的積累要求極高,我國的航天技術起步雖然落后于美蘇(俄羅斯),但整體看,我國的航天技術起步的時間在全球范圍內還是非常早的。
比如我國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是在1970年發射成功的,這個時間僅落后于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排在全球第五。
全球第一個人造衛星是蘇聯在1957年發射的伴侶號,這顆衛星發射成功的時間也只比我國早13年而已,我國的起步并不算晚,反而應該說相當早。
技術的積累,眾所周知跟時間是強相關的,正因為我國的起步較早,所以在航天領域,我國是擁有先發優勢的。
再加上最近20年,我國的經濟始終排名全球第二位,強大的經濟基礎,旺盛的需求,再加上較長時間的技術積累,讓我國能夠排在全球第二或者第三位,這一點也奇怪。
能夠跟我國在航天領域一爭高下的國家主要是俄羅斯和英國。
大部分的資料顯示,俄羅斯現在擁有的在軌衛星數量并不多,一說是169顆,另一說則是178顆,還有說有181顆。
總的來看,不同渠道統計出來的數據雖然有差異,但基本上就是一百六七十顆的樣子。
別看俄羅斯的衛星數量現在看比不上中美兩國,但這樣的成績還是穩居全球前五。
俄羅斯的航天產業主要繼承于前蘇聯時期。
在前蘇聯時期,蘇聯的航天產業那可是與美國不相上下的。
比如剛剛提及的,全世界第一個衛星,那就是蘇聯人發射的,再比如后來的加加林,那可是第一個飛向太空的人類。
由此可知,蘇聯時期的航天產業,那可不是擁有一點點優勢,而是擁有非常大的優勢。
只不過,蘇聯解體之后,蘇聯的產業被十五個加盟共和國搶奪,包括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在內,好幾個國家都拿到了蘇聯時代的航天裝備。
再加上俄羅斯成立之后,經濟發展上始終沒有太多的建樹,畢竟航天產業,那是相當燒錢的。
因此這些年來,俄羅斯幾乎一直是在吃老本,如果不是當年蘇聯把大部分的航天裝備都給了俄羅斯,恐怕現如今俄羅斯的排名只會更加靠后。
接下來,就是日本,日本基本上也能進前五,這個排名是不是比較意外。
二戰之后,日本作為戰敗國,感覺上很多事情都會被美蘇等大國干涉。
按照這個慣性思維來看,很多人認為日本應該是沒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航天產業的。
但是日本畢竟在歷史上長期位居全世界第二位,架不住他有錢,自然也就有更多的余力來往航天事業上投資。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雖然日本現在還是無法跟中美等國相提并論,但基本上已經跟印度的老東家英國相仿,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還是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做事的能力了。
最后一個要談到的就是英國了。
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雖然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已經落后了,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此英國還是有著別的國家難以企及的底蘊。
現如今,英國在航天領域還是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總的來說,雖然不能依靠衛星數量就簡單判斷一個國家的航天實力到底幾何。
但衛星數量的多寡,確實也是一個作證。
無論是哪份榜單,美國都是目前航天實力最強的國家,中國則更大概率排名第二,中美兩國在航天領域的排名,其實也高度與兩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排名高度吻合。
航天事業,既費錢,又需要強大的技術積累,確實只有富裕國家能夠玩得起,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我國的綜合實力確實是非常強悍的。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資料如下:
【1】國海證券:首予商業航天行業“推薦”評級 重點關注產業鏈各環節核心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