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 針對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征50%關稅,外交部發言人4月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方濫施關稅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嚴重沖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經濟霸凌,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發言人指出,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
新華社報道,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7日呼吁東盟各國“團結一致、堅定立場”,應對美國政府宣布的關稅政策。美國2日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安瓦爾7日就此在馬來西亞總理府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今年馬來西亞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將努力發揮輪值主席國作用,協調并加強東盟各國間溝通與聯系,讓各國都能明確表達立場,推動東盟作為一個整體應對外部環境并對美國最新關稅政策做出回應。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資料圖)
特朗普對關稅的偏愛,幾乎成了他的標簽。早在第一任期,他就以“保護美國工人”為名,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如今,特朗普不再滿足于中國一國,轉向和全世界“宣戰”,目標直指“消除逆差、振興美國制造業”。可這些目標能實現嗎?2018-2019年貿易戰期間,美國因關稅損失了14.2萬個全職崗位,GDP縮水0.2%。如今,摩根大通預計,關稅政策影響,將使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加1700美元,高盛更將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2.2%下調至1.7%。
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大國,在貿易戰全面升級的情況之下,將會成為受到影響最大的兩個國家。而相較于美國內部的情況,中國因為產業鏈相對完善,市場受到的波及會比美國小很多。但長此以往,對于全球貿易鏈以及全球經濟發展都會造成極大的負面沖擊,最直接的表現是內部消費將會出現更大的壓力,生產線體量大的情況下,消費力無法外銷,會導致工廠生產量驟減,失業和工廠倒閉將會成為當前局勢下最大的危機。
貿易(資料圖)
全球貿易體系的崩塌,正在加速“后美國時代”的秩序重構。當特朗普對92%的進口商品揮舞關稅大刀時,墨西哥的反擊堪稱教科書級別——對共和黨票倉的豬肉、奶酪精準加稅,同時引入中資建設新能源車工廠;歐盟則列出一份“優雅暴力”的280億美元反制清單,從法國紅酒到德國機床,刀刀刺向美國產業命脈。甚至連加拿大都向WTO提交124頁訴狀,用1930年大蕭條模型警告“美國霸權自毀倒計時”。
特朗普的瘋狂舉動,折射出美國經濟與政治的雙重困境:遏制中國的戰略誤判: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戰略競爭對手”,試圖通過關稅戰切斷中國與全球供應鏈的聯系。例如,要求越南對中國原材料加征35%-50%關稅,實質是逼迫各國與中國“脫鉤”。然而,這種“經濟脫鉤”的幻想已被現實擊碎——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占比已達50%,東盟與歐盟躍居中國前兩大貿易伙伴,美國則降至第三。
特朗普(資料圖)
從2025年的中美博弈回望,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本質是逆全球化的政治豪賭。這種策略既低估了中國維護核心利益的決心——正如中國通過“內循環+多元外交”構建的抗壓體系;也誤判了全球經濟互聯的現實——美國芯片企業離不開中國稀土,加州科技業依賴中國制造,華爾街更無法承受與中國市場“脫鉤”的代價。當下,美國的示威浪潮不僅是民眾對生計的焦慮,更是對霸權思維的集體反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