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保險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保險公司持續(xù)優(yōu)化理賠服務,推出了人傷墊付、共同委托鑒定、調解等一系列便民舉措,旨在為事故傷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理賠體驗。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傷者對理賠流程不熟悉或急于獲取高額賠償?shù)男睦恚浴按砝碣r”為名,收取高額代理費,甚至通過偽造材料等手段騙取保險金,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保險市場秩序。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根據(jù)以下案例提醒您依法依規(guī)索賠,切勿相信“人傷黃牛”。
案例詳情
唐某在一起電動車交通事故中受傷,經醫(yī)院診斷為多發(fā)性骨折。保險公司初步核定損失為10萬元,并告知唐某在材料齊全后即可辦理理賠。此時,自稱“熱心人”的李某主動聯(lián)系唐某,聲稱可以幫他爭取到20萬元的高額賠償,但需簽署代理協(xié)議,并約定代理費為賠償金的10%,若最終賠償未達20萬元則不收費。
唐某信以為真,不僅提供了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證件,還簽署了代理協(xié)議,并按照李某的要求拒絕配合保險公司的正常調查。隨后,李某偽造部分理賠材料,以唐某的名義向保險公司索賠。然而,保險公司在審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材料存在諸多疑點,雙方協(xié)商未果后,案件進入訴訟程序。最終,法院判決保險公司按最初核定的10萬元進行賠付。
由于賠償金額未達到20萬元,按照協(xié)議約定,唐某無需支付代理費。但李某卻以舉報其偽造材料相威脅,逼迫唐某支付1萬元“辛苦費”。最終,唐某不僅未能獲得承諾的高額賠償,反而額外損失了1萬元,得不償失。
案例分析
李某的行為是典型的“人傷黃牛”手法,其慣用伎倆包括:
1.虛假承諾高額賠償:利用傷者對理賠流程的不了解,夸大賠償金額,誘騙消費者委托其代理。
2.偽造或篡改材料:通過虛構傷情、提高傷殘等級等方式,向保險公司提交不實材料,以騙取更高賠償。
3.收取高額代理費:無論最終賠償金額是否提高,均可能以各種名義索要費用,甚至威脅消費者。
此類行為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可能使傷者因提供虛假材料而面臨法律風險,情節(jié)嚴重的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風險提示
1.勿信“高額賠償”承諾
保險理賠金額需根據(jù)實際傷情和保險合同約定確定,不存在“憑空翻倍”的可能。消費者應通過正規(guī)渠道申請理賠,切勿輕信“代理索賠”的虛假承諾,避免陷入騙局。
2.謹慎保管個人信息
身份證、銀行卡、醫(yī)療證明等重要證件和材料切勿隨意交給他人,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或財產損失。
3.通過正規(guī)途徑解決理賠爭議
若對保險公司的理賠結果有異議,可通過撥打官方客服熱線或前往營業(yè)網點咨詢;向當?shù)劂y行保險糾紛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如協(xié)商無果,可通過訴訟或仲裁等法律手段解決。
保險理賠本應是消費者在遭遇意外時的保障,但“人傷黃牛”的存在卻讓部分傷者雪上加霜。廣大消費者應提高警惕,選擇合法途徑維權,切勿因一時貪念而落入陷阱,最終得不償失。保險公司也會加強風險管控,嚴厲打擊騙保行為,共同維護良好的保險市場秩序。
內容來源:中國人壽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