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宋朝,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印象會想到那是一個繁榮的朝代,畢竟宋朝的上一個朝代是大唐盛世,哪怕只是繼承唐朝部分遺產,表現也不會太差的。
而且從宋朝開始重商了,在大力發展商業的背景下,北宋時期的首都開封已經有了上千家的商鋪,這還沒有算上街頭的小商販,商業化非常發達,商業稅也成為了北宋財政的重要來源。
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宋朝時期的城市化規模自然也是非常可觀的,開封城成為了11-12世紀最大的城市,而且是全球范圍的最大城市,不管是城市面積還是人口數量都已經達到了當時的頂峰。
毫無疑問,北宋時期的開封城就是一個超大型的城市,一眼望去盡是繁華,但在這繁華的背后,也同樣存在著很多問題。
在宋朝時期,木材是非常重要的資源,甚至于說是“萬能材料”,畢竟當時的科技還不發達,不像現在一樣鋼筋水泥混凝土蓋房,房子都是以木構架為主,不管是修建都城還是普通民居都是如此。
光是蓋房子,對木材的消耗就是異常巨大的,根據史料記載,在北宋修建宮殿的時候,光是伐木工就調集了數萬名,可想而知光是蓋個宮殿就要消耗多少木材。
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柴米油鹽醬醋茶”,柴能夠排在首位,也說明了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柴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古代沒有如今方便的燃氣和天然氣,想燒飯就只能砍樹燒柴火,北宋時期開封這么大一個都城,每次飯點消耗的可都是實打實的木材。
雖說木材是可再生資源,但種下一株苗,到想要再砍伐的時候,少說也需要數年的時間的,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樹木的生長速度是抵不上他們消耗的速度的。
因此開封城周圍一帶的樹木,很快就被砍伐殆盡,想要獲取木材就只能到更遠的地方進行砍伐,對于交通不便利的古人來說,不管是外出砍伐還是砍伐完將木材帶回來,都是一個問題。
隨著周圍的樹木越來越少,木材自然就越發珍貴了,為此北宋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對林木進行了嚴格的管控,即便如此還是出現過軍隊因為缺乏燃料而盜伐棗林的事件,可見燃料是有多么的稀缺。
其實平常還好,木材資源雖然變得緊張,但通過運河也能將更遠的地方的木材運到開封城維持開銷,但到了冬天之后,對木材的消耗更是成指數的增加。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問題——古代窮人如何度過冬天。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大多是硬扛,能扛過去就算又過了一年,扛不過去人就沒了。
開封城位于中原,冬天其實也不至于像北方那樣刺骨的寒冷,但仍舊是需要御寒措施的,而取暖的方式自然少不了燒柴火了。
對于取暖,其實富人跟普通人也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富人和官紳鐘情于使用木炭進行取暖,而普通人自然就是使用普通的木材了。
木炭也是由木材燒制而來的,而古人燒制木炭的比例大概是五比一,也就是說要用五斤左右的木材才能換成一斤木炭。
珍貴的木材,自然是優先拿來燒成木炭供富人們取暖使用,至于尋常百姓,需要柴火取暖的時候,柴火的價格往往也是水漲船高,畢竟這可是供不應求的“稀罕”東西。
至于說自己出門砍柴,前面已經提到了,開封城周邊的木材早已被砍伐殆盡,哪怕想自己砍,那也得有樹木能砍啊。
其實說實話,開封城的規劃其實沒什么太大的問題,畢竟是當時第一大的城市,但就算規劃的好,還是受到了時代的限制,若是放在有燃氣的現代,取暖自然不是什么大問題。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對于古人們來說,居住的城市也不是越大就越好的,不管什么時候,資源合理的進行規劃和分配才是最重要的。
對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可以在評論區里留下自己的想法與其他人一起進行友好的交流與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