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你是否想過,那臺轟鳴了百年的內燃機,有一天會像智能手機般擁有“大腦”?長安汽車的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告訴我們:燃油車的未來才剛剛開始。
2025年4月8日,長安汽車發布了三款新車——2025款第三代CS55PLUS、2025款第三代逸動(參數丨圖片)和2025款第二代UNI-V。雖然各大媒體都進行了報道,但遺憾的是他們的目光大多停留在外觀和配置上,卻忽略了藏在引擎蓋下的“技術大殺器”:這套比大眾早12個月量產的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正在用中國智慧重寫內燃機的進化密碼!
一、中國動力“搶跑”德系傳奇
2025年3月,大眾高調展示搭載500Bar噴射系統的EA888第五代發動機,并宣稱要“重新定義燃油動力天花板”時,長安汽車工程師們笑了。原來早在2024年3月,長安汽車就已發布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并率先搭載于第四代CS75PLUS。
這場12個月的“時間差戰役”,堪比當年5G技術撕開4G防線的經典戰役。不僅撕開了德系技術霸權的外衣,更讓中國動力首次站在燃油技術食物鏈頂端。
當然,評判一顆汽車心臟夠不夠強,永遠繞不開兩個靈魂拷問:爆發力夠不夠猛?喝油夠不夠???
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江湖里,公認的佼佼者包括本田L15C8、通用LVC以及福特CAF479WQP1。這些發動機廣泛應用于思域、君威和蒙迪歐等車型,均以強性能著稱。
盡管直接對比參數并不公平(因為第五代大眾EA888為2.0T,其他為1.5T),但我們可以通過升功率和升扭矩來衡量其性能。升功率越高,表明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越強勁且緊湊。
對比數據,2025款第三代CS55PLUS、2025款第三代逸動、2025款第二代UNI-V搭載的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升功率達94kW/L、升扭矩206.66Nm/L,遠超同排量1.5T發動機。
這數據拿出來和2.0T的第五代大眾EA888(升功率約100kW/L、升扭矩200Nm/L)比起來,也是毫不遜色,簡直就是可以掰手腕的存在。
2025款第二代UNI-V
值得一提的是,2025款第二代UNI-V不僅在升功率方面表現出色,其扭矩平臺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峰值扭矩在1500rpm時爆發,并持續至4000rpm,覆蓋范圍達2500rpm,確保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相較于競品如本田、通用和大眾的1700rpm,2025款第二代UNI-V的油門響應速度提升了11.76%。不要小瞧這幾百轉,足以在紅綠燈快人一步,低速高扭的設計,更符合中國老百姓的駕駛習慣,更極大改善了駕駛體驗。
你以為這就完了?在長安此前打造的“丈量中國海岸線—一箱油挑戰1000公里”長測挑戰中,第三代逸動一箱油51L實測續航1001.8公里,實測油耗低至5.05 L/100km;第三代CS55PLUS實測一箱油55L續航1092公里,實測油耗低至5.04 L/100km,每公里用車成本更是低至不到5毛錢。
2025款第三代CS55PLUS
二、給內燃機裝上"最強大腦"
新藍鯨發動機之所以能夠實現如此卓越的性能,離不開其在技術上的大膽創新。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500Bar超高壓直噴技術。
500Bar噴油效果對比
如果說傳統噴油是手沖咖啡的粗放美學,500Bar超高壓噴油如同分子料理,將燃油打成納米級“咖啡霧”。這項技術讓每個燃油分子都獲得精準的“入場券”,在氣缸內上演完美配比的氧化反應。
這項技術通過將汽油顆粒霧化至直徑僅6.3μm微米,相當于頭發絲1/20,較350Bar的噴霧粒徑D32進一步減小了6.13%,每一滴油都能與空氣充分接觸和混合,實現發動機的潔凈燃燒。
不過,要實現500Bar超高壓直噴并非易事。
高壓油軌材料強度、噴油器精密加工以及動態密封等技術難題,曾是橫亙在工程師面前的“三座大山”。然而,長安汽車的工程師們并未退縮,他們憑借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精湛的技藝,在材料科學與精密制造領域完成了三級跳,最終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掌握這一量產技術的車企。
更為神奇的是,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還內置了AI算法,實現了駕駛模式的自適應調整。無論是面對山路的起伏還是城市的擁堵路況,發動機都能根據實時路況自動調節驅動扭矩和能量回收強度,大大減輕了駕駛者的操作負擔。同時,基于人類心理學開發的駕駛模型,還能讓新手駕駛者也能享受到如老司機般順滑的加速體驗。這種“腦機互聯”的默契配合,讓內燃機首次具備了“成長型人格”,仿佛它不再是一臺冰冷的機器,而是一個能夠自我學習、自我適應的智能伙伴。
三、燃油車的"六邊形戰士"
技術再先進,也需要在實際使用場景中檢驗其價值。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車輛的實用性和經濟性始終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在這方面,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給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
2025款第三代逸動
2025款第三代逸動一箱油51L便能跑完從潮州到北海的千里之旅,每公里成本不到5毛錢。更為關鍵的是,其維保成本也大幅降低。當純電動車主還在為更換電池而煩惱時,長安的AI故障預警系統已經提前預判了潛在隱患,維修成本減半。
當然,安全和省心永遠是購車的首要考慮因素。而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則以其出色的性能表現和全天候適應能力,重新定義了燃油車的價值坐標系,歷經山地、海岸、高速、城市、南方丘陵等多種復雜路況的考驗,這不僅僅是參數表上的勝利,更是“全場景生存力”的降維打擊。
四、中國動力的覺醒時刻
在電動車大行其道的今天,燃油車似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然而,據IHSMarkit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燃油車保有量仍將達12億輛,是電動車的3.7倍。在全球市場供給車型中,仍有超過70%的車輛需要依靠發動機提供動力支持。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環境和條件下,內燃機更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因此,優秀的發動機產品仍然是市場的迫切需求。
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的量產,正在引發“鯰魚效應”:博世雖然將高壓直噴系統研發預算提升40%,但還未在500Bar有所建樹,正奮起直追;德爾福則緊急啟動與長安的技術授權談判。大眾、本田等巨頭迫使加快研發進度,壓縮研發周期。
可以說,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不僅為中國品牌贏得了寶貴的話語權,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動力技術的強大實力。標志著中國品牌在燃油動力領域從“技術跟隨”到“標準定義”的歷史性跨越。如今2025款第三代CS55PLUS、2025款第三代逸動和2025款第二代UNI-V搭載該發動機,也意味著長安汽車正通過規?;a降低了超高壓技術的成本,進一步削弱了合資品牌的“技術溢價”優勢。
編者按:
別急著給內燃機寫悼詞!在這場由中國人主導的“動力革命”里,百年老將正煥發第二春。
在我看來,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不僅是動力參數的突破,更是工業文明底層邏輯的轉變——內燃機不再是冰冷的機械裝置,而是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械生命體”。燃油車的故事才剛剛開始高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