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將對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其中對中國商品加征稅率飆升至125%。在看到美股因關稅生效暴跌,反對呼聲此起彼伏后,特朗普慌了手腳,連夜改口 “暫停” 關稅,除針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實施特定關稅政策外,其余國家均統一適用10%的關稅稅率。同時,美國政府向70個有意與美方開展經貿磋商的經濟體提供了90天的關稅豁免期限。值得注意的是,在兩次公開的180余個經濟體名單中,特朗普政府均將臺灣地區錯誤標注為"國家"。
中美建交的根基是什么?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基本前提是美方堅持“一個中國”的承諾
依據中美兩國建交時確立的三個聯合公報所明確的原則,臺灣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絕非所謂“獨立國家”。特朗普相關舉措表明其已不再掩飾,似乎正蓄意與中國正面交鋒、公然支持“臺獨”分裂行徑。
此外,美國對中國加征的關稅總額已高達125%。在此背景下,中美之間的大國競爭態勢必將進一步加劇。實際上,特朗普的這一做法,無疑是將美國的真實戰略企圖暴露無遺,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兩岸統一的歷史進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
特朗普將臺灣列入了“國家”行列,兩岸統一已經進入了超快車道
眾所周知,美國霸權以美元、美軍、美制、美言為四大支柱。特朗普政府曾對全球多數經濟體實施大規模關稅政策,這一舉措至少動搖了美元信用體系、盟友關系網絡這兩大核心支柱。
深入分析可見,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根基,本質上是建立在美國經濟實力、金融信用體系以及龐大消費市場基礎之上的。而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破壞了既有的國際貿易規則,更試圖通過單邊手段實現貨物貿易零逆差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服務貿易領域長期保持顯著順差,這種結構性失衡恰恰反映了其經濟結構的特殊性。
如此一來,若全球各國美元儲備盡數耗盡,全球經濟體系又該如何維系?既然依賴美元作為交易媒介的全球貿易體系已難以為繼,難道美元霸權地位至今仍無人質疑?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特朗普竟將貿易秩序破壞的罪名強加于中國。試想,若無中國持續供應大量質優價廉的日用品,美國每年超發的數萬億美元貨幣,恐怕早已引發其國內通貨膨脹的失控局面。事實上,美國之所以能夠維持龐大的美元國債體系,背后不正是得益于中國制造源源不斷地向美國市場輸送商品嗎?
“我一直對中國能以如此低廉的價格為我們提供商品而感到開心。”一名普通美國民眾對于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這樣表示,他認為,中國沒有任何過錯,卻平白無故地遭到美國的針對。還有老年人則氣得“渾身發抖”,甚至為年輕一代應當如何度過當前危機感到擔憂。
當下,特朗普卻反咬一口,把美國衰落的“鍋”甩到了中國頭上。須知,在美國華爾街,那些金融巨頭們只需輕點幾下鼠標,就能輕松賺得數億美元的巨額利潤。而美國股民把錢投入美股市場,就能持續不斷地獲得收益。在這種情形下,又有多少人還愿意去從事制造業那種辛苦勞累的工作呢?事實上,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根源在于美國政府無力管控金融業,甚至可以說美國政府已然被金融資本所左右。
當前情境下,特朗普政府卻反誣中國,將美國經濟衰退的過錯歸咎于中國。在第一次競選美國總統的過程中,特朗普已經在拿中國大做文章,他反復強調,中國的崛起掏空了美國經濟,導致銹帶地區衰落,并讓美國藍領工人失去了生計和尊嚴。反觀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僅需輕點幾下鼠標,便能輕松攫取數億美元的巨額利潤。而美國投資者若將資金投入美股市場,便能持續不斷地獲得回報。試問,在此等情境下,美國國內還有誰會愿意投身于制造業的辛勤耕耘之中呢?美國制造業的空心化,實則源于美國政府對金融業監管的失控,甚至可以說,是美國政府已被金融資本所裹挾與掌控。
特朗普的瘋狂舉動,引發的可不只是經濟領域的震蕩,更是讓戰爭焦慮在全球蔓延。也說明了,美國國內矛盾總爆發,甚至到了不愿意繼續當世界霸主的地步。例如,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的首席智囊蘇起就提出了,特朗普可能采取的政策是“抗中不保臺”。沒有了美國人在前面搗亂,兩岸統一必然進入了超快車道。賴清德與民進黨之所以愿意出賣臺灣利益來討好美國人,恐怕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擔憂“臺獨”徹底被美國人拋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