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又放大招了:它宣布旗下的 ChatGPT 現在能記住你和它所有的聊天記錄,從而給出更貼合你個人風格的回復。這一升級率先向 Plus 和 Pro 用戶開放,目的是讓 ChatGPT 更像貼心助理,能在寫作、學習、咨詢建議等方面主動理解你的喜好。但越是“懂你”的 AI,也越容易引發隱私焦慮——我們真的準備好讓它記住一切了嗎?
比以往更聰明的 ChatGPT:能聽得懂上下文,也記得你說過什么
這次升級其實是在現有記憶功能上的一次飛躍。以前 ChatGPT 能記住你喜歡的寫作風格、你起的昵稱,或者你偏愛的摘要格式,現在,它干脆直接回看你所有的聊天記錄,不用你重復自己就能“讀懂你的語氣”。
比如你曾和它聊過一本小說,幾周后想找書單,它就可能推薦給你類似的小說。作家可以讓它沿用之前的語氣寫稿,學生能獲得量身定制的講解,學習體驗更連貫。OpenAI CEO Sam Altman 直言這項新功能“好得出乎意料”,他顯然想讓 AI 不只是工具,而是能陪你一起成長的長期伙伴。
這種轉變其實在整個行業都能看到。Google 的 Gemini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也在搞“長記性”的 AI,目標都是讓機器人從“問一次答一次”的客服工具,變成真正能陪伴你、了解你的長期助手。不過從規模和用戶基數來看,OpenAI 這次的動作算是最有野心的。
怎么玩,怎么關?功能很強,權限也要你自己定
對 Plus 和 Pro 用戶來說(除了 EU、UK 和一些受監管限制的地區),只要去 (設置)Settings > (個性化)Personalization 菜單,就能看到新上線的“ (參考保存的記憶)Reference chat history ”選項。打開之后,ChatGPT 會默默分析你之前的對話內容來優化它的回答。
不過 OpenAI 也說了,這些記錄并不會像“保存記憶”那樣以列表方式顯示給用戶。你可以手動刪除聊天記錄,但是否被用來“個性化服務”是可以獨立控制的。
如果你對隱私特別敏感,別擔心,還有一些“安全模式”。如果你之前關閉了記憶功能,這次就不會被強行開啟;你也可以用“臨時聊天”模式——這類對話不會被記憶,非常適合談點你不想留下痕跡的話題。此外,你可以隨時叫它“忘記某件事”,甚至查詢它目前對你的認知(盡管目前還沒有像“設置面板”那樣清晰的可視化界面)。
好處顯而易見:幫你省時間、對你更上心
功能一旦開啟,效率上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工作時,它可以幫你持續輸出風格一致的內容,比如寫郵件、做報告;學習時,它記得你之前哪里沒搞懂,能做得更細致、更有針對性;創作時,它能記得你之前的靈感,再接著推進。
有用戶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的體驗:幾個月前聊過“喜歡爬山”,這次問旅行推薦時,ChatGPT 立馬就給出徒步路線,還貼心地列出裝備清單;還有人表示,它能根據自己的編程水平調整講解方式,節省了大量解釋時間??吹贸鰜?,這項功能確實讓 AI 更像“陪伴者”,而不是只能回答問題的“工具人”。
但它也太懂你了:信息越多,風險越高
問題是:一個“記性太好”的 AI,也可能讓人不安。它從每一次對話中抓取信息,難免引發數據泄露的擔憂。OpenAI 雖然強調對隱私的重視,但歷史上的一些事件說明,沒有系統能百分百安全。如果服務器出了問題,用戶在聊天中透露的財務、健康等敏感信息都有泄露風險。更別說將來是否有其他機構(廣告商、雇主、政府)有辦法間接獲取這些信息。
而且 AI 并非總是理解正確。它可能誤解你的玩笑話,比如你說“我超級愛貓”,結果你之后收到的所有回復都帶“貓?!?。還有被稱為“虛假記憶”的風險——去年有人就誘導 ChatGPT 記住虛構內容,說用戶“102 歲、住在反烏托邦世界”。雖然后來漏洞被修復,但這也說明,AI 的學習系統可能會被誤導,甚至被利用。
在 OpenAI 宣布內存更新后,一些用戶表示擔憂,這可能改變模型與您的交互方式。人工智能評論家、沃頓商學院教授伊森·莫利克指出,這不是他會開啟的功能。
“我理解 AI 的長期記憶確實很有價值,測試下來我也覺得很多人會喜歡這個功能——但對我來說,用在工作上的 LLM,不應該摻雜進太多個人信息,也不該因為過往對話而“偷偷”調整回答風格。說到底,清晰的邊界感,才是我需要的?!彼f。
OpenAI 聯合創始人安德烈·卡帕西擔心 ChatGPT “會因為我 7 個月前問的那個新手問題而對我產生更差的看法?!?/p>
選擇題:你想要更懂你的 AI,還是更懂得保護你的自己?
OpenAI 很明顯是在賭:大部分用戶更在意便捷性,而不是隱私焦慮。這個升級也確實留了“后悔藥”:你可以關掉它、清除它的記憶,甚至開啟匿名聊天模式。但問題是,你是否愿意接受一個更“貼近你”的 AI,也就必須接受它“知道你更多”的代價?
從更廣義上說,這樣的技術發展會慢慢改變我們使用 AI 的方式——你不再只是“用它”,而是“與它互動、交流、建立長期關系”。聽起來像是一件浪漫的事,但我們也必須保持清醒:你愿意給它多大程度的信任?你愿意它永遠記住你,還是偶爾遺忘你?
無論如何,這次升級標志著 OpenAI 在通往 AI 未來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它究竟是一次飛躍,還是越界一步,還得看我們用戶,和 OpenAI 本身,能不能在“個性化”與“隱私”之間跳好這支雙人舞。
? AI范兒
要進“交流群”,請關注公眾號獲取進群方式
投稿、需求合作或報道請添加公眾號獲取聯系方式
點這里關注我,記得標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