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班間隙休息時,只能在路邊隨便找個地方歇腳,夏天熱冬天冷,現在有了工會驛站,累了就能進來吹吹空調、喝口水,真的太方便了!”4月10日,在松桃黔松新城1路附近工作的停車位收費管理員楊通文笑著說道。楊通文口中的工會驛站,正是松桃縣總工會為解決戶外勞動者實際困難,精心打造的“溫暖港灣”。
松桃希望城工會驛站。
走進松桃希望城工會驛站,桌椅擺放整齊,空調送出宜人的溫度,飲水機、微波爐、應急藥箱、書籍雜志等物品一應俱全,墻上還掛著溫馨提示和服務項目介紹。這里不僅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息空間,更成為了他們交流互動的平臺。
近年來,該縣總工會聚焦戶外勞動者、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整合社會資源,依托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城鎮銀行網點等場所,通過整合現有陣地和盤活閑置資源的方式,大力推進工會驛站建設。目前,全縣共建立工會驛站41家,其中縣級26家、鄉級15家,累計服務職工群體2.7萬余人次。
環衛工人在工會驛站休息。
這些工會驛站為環衛工人、停車位收費員、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出租車司機、交警協警、建筑工人、市政維修工等戶外勞動者群體,提供臨時休息、飲水、熱飯、充電、閱讀等愛心服務,有效解決了他們熱飯難、喝水難、休息難、急救難等問題。
在服務內容上,工會驛站不斷創新和拓展。除了提供基本的生活便利服務外,還定期開展健康義診、法律知識講座、心理輔導等活動,關注戶外勞動者的身心健康和權益保障。同時,驛站還設置了意見箱,廣泛收集戶外勞動者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服務質量。
工會驛站側面。
為了讓工會驛站更好地發揮作用,該縣總工會加強了驛站的管理和運營。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了驛站的開放時間、服務標準和工作人員職責。同時,積極招募志愿者,充實驛站的服務力量,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更加貼心、周到的服務。
“工會驛站的建設,是我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工會組織服務職工群眾的重要舉措。”該縣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工會驛站建設力度,不斷優化服務功能,整合更多社會資源,讓工會驛站成為戶外勞動者的溫馨家園,展現松桃工會力量和城市溫度。”
小小的工會驛站,承載著大大的民生關懷。它不僅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更傳遞了黨和政府以及工會組織對他們的關愛與尊重,成為了松桃這座城市一道溫暖而亮麗的風景線。(文/圖 楊松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