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南打籃球,跟腱有點酸脹,在南京大3甲鼓樓醫院約了個核磁。
現在可以直接網上約,而且時間還可以在晚上,居然凌晨12點都約滿了。
發現設備是國產的聯影了,問醫生和之前進口的比如何。答:“拍關節比進口的清楚”。
面對當下的全球混亂,每一個國產自主替代的快速進步,都在為增加你我的信心,添磚加瓦。
01
今天凌晨,建國宣布延遲除未反抗國家關稅90天后,美股暴漲。
老南當時還有點擔心,國內資本市場會如何面對,結果今天氣氛相當積極:
圖片來源:wind
我看了下各寬指,300、500這些大票的,基本修復回去70%多了;小票的如1000、2000也修復回去50%多了。
可以說走得相當硬朗,大家信心非常的足,也非常的團結。
今天下午看到個段子,笑噴了:
阿拉上海銀啥時候受過這屈辱,只有阿拉上海銀說其他地方的銀素小赤佬、泥腿子,儂見過噶優雅的鄉下人?一定要給儂八百個大逼斗次次。
這雖然是段子,但的確也是現實,這次金融行業在老南看來,是真難得的心齊,一致對外。(極個別的大家知道是誰就好了)
包括虎撲,當年禁播NBA產生過很大的爭議,這次也是全面支持,我看不少人表示,就是吃草也支持全面硬剛。
不得不說,這次面對前所未有的沖擊,全體國人是相當的團結,不僅僅是在口頭上,也體現在真金白銀上。
當然這些信心也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一些現實的:
02
今天看到橡樹資本的霍華德·馬克斯,發表了《無人知曉(再續)》,其中有幾個觀點,我自己也高度認同:
當前局勢中充斥著大量前所未有的未知變量,而這有可能演變為我們有生之年最重大的經濟變局。這里不存在所謂的預知性,唯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而我們必須接受這一事實。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執意以確定性甚至信心作為采取行動的前提,我們將會陷入無所作為的僵局。或者說,恕我直言,如果我們自以為做出了確定無疑的決策,那么我們很可能是在犯錯。我們必須在缺乏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出決策。
但同樣需要銘記:決定“不采取行動”并不是“采取行動”的反義詞,其本身就是一種行動。
今天也有個客人找老南咨詢了一下午,我的建議也是,這種前所未有的波動下,盡量別高頻率做方向性的判斷,不然完全是賭博。
如我朋友圈有個做私募的哥們,前兩天還在曬單,做空美股,尤其是英偉達賺錢了,昨晚就郁悶大了。
我倒不認為他不專業,而是邏輯變了:
03
畢竟,10%的關稅是貿易爭端,35%的關稅是區別對待,而50%+甚至100%+的關稅,這已經不是貿易問題了,而是實實在在的金融戰了。
從建國扣下扳機的第一時間起,這場戰爭的走向,就已經脫離了參戰各方的掌控。各種不確定性下,比拼各自的血條和戰斗意志了。
我不清楚大家有沒有理解我這句話的意思,和未來的殘酷性,以及不得不正面堅決對抗的必要性,甚至未來可能升級成更高烈度對抗的概率。
過去100年,全球政治、軍事、經濟秩序,主要基于三場戰爭。
一是一戰和隨后的《凡爾賽協議》,二是二戰和隨后的“雅爾塔體系”,三是美蘇冷戰后形成的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體系。
這三次兩次熱戰一次冷戰,隨后都是幾十年的相對穩定期(一戰那輪比較短)。
到了今天,毫無疑問,第四次已經開始了,無非最終是冷戰還是熱戰的形式。
這場不確定性的持續時間,會非常長,會直到戰爭結束,全球產生新的政治、軍事、經濟體系。
因此,我們過去幾十年的分析框架、邏輯,在當下已經或即將失靈,因為確定性被不確定性所取代。
這也是為何我去年起,就在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好家庭資產配置,尤其是反脆弱的布局。
這也是老南前天在《關稅戰下,家庭理財如何配置?》中,提到我自己當下資產配置和策略配置的邏輯,就是為了對抗這種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畢竟我們所有的金融人,職業生涯都沒碰過這種,路徑依賴很容易搞死自己。
年初,老南給很多客人的建議,就是任何決策,無論是家庭理財,還是職業生涯,穿越這個周期就是謹記6個字——穩健乃至保守。
這也是我前東家海通證券的座右銘,一度是全國唯一未經重大重組過的首批老券商,結果后人自己忘記了,就:
從來就沒有什么勝者為王,只有剩者為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