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24小時倒計時,特朗普將代表美國,對全球打響前所未有的關稅“第一槍”?
坐在“空軍一號”上的特朗普,以總統身份宣布了一件大事,4月2日,美國將迎來“解放日”,這一天或許會被載入史冊,因為美國將在全球范圍內宣布加征“對等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
隨著時間不斷接近,幾乎全球市場都在屏息凝神的等待,特朗普這一次的“對等關稅”,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沖擊?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特朗普這次行動呢?
首先,美方所謂的“對等關稅”其實并不對等。在特朗普看來,美國當前的經濟困境,是因為遭到了其他國家的“剝削”,而關稅將讓這些國家對美國“更加友好”。
當然了,這只是特朗普的托詞,他只是接受不了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實現了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而已。
盡管特朗普現在大搞“逆全球化”,但不可否認的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仍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一些落后國家由于難以應對外部挑戰,因此淪為發達國家的“新技術殖民地”。
只有少數發展中國家,戰勝了風險與挑戰,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這其中就包括中國。
繁榮的全球貿易
然而對于中國的和平崛起,美國卻漸漸心態失衡了,為了實現自己的“絕對優勢”,組建了各種小圈子,試圖將中國排除在一些關鍵領域的供應鏈體系之外。
只不過從特朗普第一屆任期的關稅政策,到拜登政府時期的對華芯片出口管制措施,美方不斷嘗試過遏制中國發展,最后卻都以失敗告終,其實就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但這一次,特朗普把目光投向了全世界,不止是對中國加征關稅,還要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照打不誤”。
對于當前債臺高筑的美國來說,關稅就是一顆“速效藥”。根據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的統計,倘若平均稅率達到20%,那么“對等關稅”每年將為美國增加6000億美元的收入。
然而“速效藥”往往也伴隨著副作用,特朗普打著“解放美國”的旗號,美化自己的關稅政策,實則反而禁錮了美國的發展。
去美元化進程加速
要知道,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實際上就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結果。
特朗普以美國總統的身份,對全球打響“關稅第一槍”,大行貿易保護主義、掀起逆全球化浪潮,實際上是在用一種“開歷史倒車”的方式,阻攔大家共同進步,而非促進美國的生產力和技術水平的發展。
對于這一現實,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會不清楚,就連他本人都坦言,不排除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風險。
隨著“對等關稅”進入24小時倒計時,特朗普政府也收到了來自國內外的警告和提醒,幾位共和黨籍人士明確敲響警鐘,直言升級關稅只會增加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負擔,讓就業面臨更多的風險。
然而對于這些呼聲,特朗普并未作出回應。不過結合之前幾次,特朗普朝令夕改、對加墨兩國延期加稅的做法來看,這次的“對等關稅”大概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特朗普簽署命令
畢竟特朗普就算是想要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的加征關稅,也得看美國的經濟承受能力有多大才行。說到底,對于特朗普而言,關稅只是手段,而非最終目的,倘若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那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