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聯鎮位于銅陵市東北部、面積58平方公里的小鎮,常住人口從2021年的1.6萬增至2024年的2.35萬,工業產值從2023年的205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237億元,實現了從傳統工業鎮到“企業沃土”“幸福家園”的華麗轉身。
近年來,東聯鎮聚焦“產業強鎮、服務興鎮、生態立鎮”,通過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先鋒鎮”建設,構建起“工業園區新鄰里、城鄉共融新標桿”的發展格局。
2025年,在銅陵市義安區召開的“新春第一會”上,東聯鎮榮獲了“雙招雙引”和“重點項目建設”兩個先進集體稱號。同時,東聯鎮黨委被安徽省委組織部授予2021-2024年度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五個好”鄉鎮黨委標兵稱號。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東聯鎮在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交出的亮眼答卷。
“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精準發展
2022年成立的安徽省首個鄉鎮級“企業發展服務中心”——銅陵市義安區東聯鎮企服中心(以下簡稱“企服中心”),架起了政府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為企業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務。通過三年時間的運行,東聯鎮企服中心總結出一套“逢8必問”制度,每月確定一家“主服”企業,8日、18日、28日入企服務,變“企業上門求助”為“干部上門服務”,并配套建立了“入企聽訴求、聯企掌實情、穩企提信心、助企成項目”的“四企服務 賦能發展”機制,打造企業服務“全閉環”。
中色正元新能源項目落地時,因用地指標緊張一度停滯,企服中心協調多方資源,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1680畝土地保障,推動項目提前投產。兩年間,這樣的難題共解決89個,幫助鎮域企業爭取上級資金和降低企業成本,助企招工1550人。
東聯鎮已經匯聚了國家能源集團銅陵發電有限公司、銅陵市旋力特殊鋼有限公司等多家重點企業,規上企業多達20家。如今,東聯鎮被越來越多的大項目青睞,成為企業放心投資、沉心經營、舒心收獲的一片沃土。
創新機制,提升民生服務質效
近年來,東聯鎮通過創新基層治理機制,推出的“跑辦代訪”和“一號議案”兩項制度,有效破解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成為提升民生服務質效的典范。
義安區東聯鎮臨近多個產業園區,交通區位優越,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較快。為此,東聯鎮成立“跑辦代訪中心”,村一級設立綜治(群眾)工作服務站,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每月6日,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隊到村了解實情,每月16日到村推進問題解決,每月26日到村回頭看落實情況,形成“逢6必訪”的工作機制。
東聯鎮還建立了人代會“一號議案”制度,采用人大代表投票的形式,選出鎮黨委政府年內主抓項目并限時推進,體現了村民自治精神。
“跑辦代訪”解決群眾“關鍵小事”,“一號議案”聚焦“民生大事”,兩項制度形成“小事跑辦、大事議案”的互補格局。2024年數據顯示,“跑辦代訪”累計解決93件民生事項,“一號議案”推動8個重點項目,矛盾化解率達100%。
AI賦能,構建基層“智”理新模式
當鄉鎮治理遇上人工智能,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云監控”自動識別森林火災、“智慧AI喊話”及時發出防溺水預警……在銅陵市義安區東聯鎮“AI智慧鄉鎮指揮中心”,通過“智慧鄉鎮”云平臺,可以清晰看到各主要道口、關鍵區域的實時監測情況。
據了解,“智慧鄉鎮”項目在鎮域內鐵塔高點安裝高清攝像頭采集數據圖像,綜合運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手段,可自動識別并閉環處理耕地破壞、秸稈焚燒等20多種違規違法行為,通過“高空看、智能判、現場查、網上管”實現閉環管理。
近年來,銅陵市義安區東聯鎮依托技術賦能,建立了該市首個鄉鎮級社會綜合治理AI聯動指揮中心,打造鄉鎮級智慧治理新模式。據統計,自AI系統投入以來,共自主識別推送各類風險行為826起,核查精準率達97.3%。
原標題:《從工業重鎮到幸福樣板,解碼安徽銅陵東聯鎮的發展答卷》
欄目編輯:呂倩雯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陳嫻 劉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