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北京朝陽798藝術區舉辦了一場名為“淘金米”的藝術展覽。藝術家楊燁炘用500克黃金打造出1000粒黃金大米,并將其撒入鋪滿展廳的10000斤普通大米和稻谷中,邀請觀眾現場免費“淘金米”。
據了解,該藝術展將持續至5月25日,期間需預約參與,每人限淘一次,每次不超過15分鐘,無需報名費。
該藝術展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有網友質疑浪費糧食。4月11日,主辦方回應瀟湘晨報記者時表示,已關注到網絡上的不同聲音,稱大米不會浪費,展出結束后將另作他用。
主辦方:1000粒金粒是由藝術家親手放入,一個價值300元
4月11日,瀟湘晨報記者查看報名網站,發現均已被預約滿額,隨后致電該藝術展主辦方。工作人員確認“淘金米”活動屬實,并介紹道,此次活動就是將稻谷鋪滿展廳,讓觀眾去尋找黃金大米。且不允許攜帶探測儀器。在年齡方面,考慮到小孩子可能會有過敏反應,主辦方會酌情考慮,觀眾可以佩戴口罩后進入展廳。
工作人員表示,這是一場參與式的藝術活動,屬于社會介入的參與式藝術形式。藝術家楊燁炘此前也有過類似活動,比如將金粒灑在黃浦江。此次選擇在展館舉辦,是希望更多人能夠參與互動。
此外,工作人員還補充道,觀眾尋找到的金粒確實歸其所有。按照目前黃金的市場價格,一粒0.5克的黃金米價值約300元人民幣。
律師解讀:摻入假黃金行為是否侵犯活動參與者們權益
記者還注意到有網友表示“有人買假的黃金扔進去”混雜其中。記者就此向工作人員求證,得到了肯定的回復。
工作人員表示,這起初是一個小插曲,有人在未被注意的情況下撒入了假黃金。“也不可能因此就把1000粒真黃金都找出來再繼續了”,工作人員表示藝術家得知此事后,覺得這個行為也很有意思,默許了這一行為。
記者注意到網絡上有網友曬出自己撿到大量黃金米,但是被評論區提醒眾多撿拾到的“黃金”中有參加的假貨,也有人曬出視頻,稱自己就是將“假黃金”摻雜進稻谷中的當事人。評論區紛紛質疑,該行為是否侵權,主辦方能否追責,該行為是否也侵犯了參與活動的相關權益?對此記者咨詢知名律師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
△網友留言質疑撒假黃金行為
付建表示在藝術展覽活動中,個人混入假黃金的行為沒有損害到他人的合法權利,而摻入假黃金也得到藝術家的默許,而該活動是無償的其活動目的也不是要求參賽者尋找黃金,這可能也是行為藝術的一種。
參與者是在自愿參與活動,且活動明確告知有一定不確定性和趣味性的情況下進行“淘金”的。即因此摻入假黃金也不會構成對參與者財產權的損害,這種行為可能不涉及侵權。
瀟湘晨報記者黃康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