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凌晨5點,鬧鐘準時響起。迎著朝陽,迎接著嶄新而忙碌的一天。同方藥業集團包裝車間外,李潔搓了搓手,哈著白氣匆匆走進工作崗位。此時的車間里,全自動裝盒機已開始運轉,傳送帶上傳來規律的“咔嗒”聲,她的一天,又從巡檢設備開始了。
在包裝線末端,李潔戴著白手套,拿起一盒剛下線的藥品,對著燈光仔細查看。生產日期、批號、有效期,三組黑色字體在紙盒包裝上清晰反光,她指尖輕觸,確認字粒邊緣無暈染,才放進待入庫的紙箱。“包裝是藥品出廠前的最后一道關,容不得半點馬虎。”她的工位上,一摞摞白色的記錄格外顯眼,每頁都詳細記錄著當天復核的批次、物料平衡數據,20年來累計超過3000批次,從未出過一次差錯。
“這臺折紙機的異響不對,停一下!”正在巡檢的李潔突然舉手示意。操作工按下暫停鍵,她俯身貼近設備,耳朵貼著金屬外殼仔細聆聽,“是分頁輪軸承磨損了。”拆開設備,果然如她所料。在包裝車間,她的“聽音辨障”本領遠近聞名,更厲害的是她帶領團隊搞的技術創新。
老舊手工折紙機曾讓操作工們頭疼,每疊說明書都需要人工清點,費時又易錯。李潔盯著設備琢磨了半個月,在送紙口加裝了一塊透明PVC擋板,角度精確到15度。這個看似簡單的改造,讓說明書下紙誤差從±3張降到0,節省了33%的人力。2024年新引進的高速裝盒機效率不達標,她帶著工程部人員在設備旁蹲三天,提出“分流檢重”改造方案,沒花一分錢調試費,就讓包裝效率提升了50%。“別小看包裝崗位,處處藏著增效的竅門。”她指著正在高速運轉的生產線,嘴角揚起自豪的弧度。
在新員工培訓區,22歲的小王正對著裝盒機手忙腳亂。李潔走上前,手把手調整他握推盒桿的姿勢:“手腕要順著傳送帶的節奏,就像抱孩子那樣輕穩。”從2004年擔任班長至今,她帶過的徒弟超過80人,每個人的筆記本上都記著她的“獨家口訣”:“三期復核看三線,字粒清晰棱角見”“設備保養‘望聞問切’,異響三秒必停機”。
從“包裝能手”到“安全守護者”是每天多走20000步的堅守。臨近下班,李潔又繞著車間走了一圈。滅火器壓力值、傳送帶防護欄螺絲、地面積水警示牌……200多平方米的包裝車間,她每天要走20000多步。在安全管理臺賬上,她獨創的“三色標記法”格外醒目:紅色是立即整改項,黃色是限期整改項,綠色是已閉環項。2024年,她帶領班組排查并整改設備隱患37處,實現全年“零安全事故”。
“藥品安全連著萬家燈火,我們多嚴謹一分,患者就多安心一分。”夜幕降臨,車間漸漸安靜,李潔最后檢查完當天的復核記錄,在值班表上簽下名字。窗外,廠區路燈照亮了她20年如一日的身影——從青春少女到中年骨干,不變的是白大褂上“質量重于泰山”的工牌,是設備旁凝神聆聽的專注,更是對每一盒藥品、每一位患者的赤誠初心。
如今,李潔的辦公桌上多了一本新筆記本,第一頁工工整整寫著:“下一個20年,要帶著團隊在智能包裝線上闖出新天地。”這位平凡的一線女工,用20年的堅守證明: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就是對“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