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禾禾媽~
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很多幼兒園在孩子入園前,都會對他們進行一個簡單的小測評,用來了解孩子的狀態與基本狀況。
姨姐家的老二在辦理入園手續時,就做了這么一個測評,老師對她孩子的測試結論是:需要減少家里多余的玩具!
減少家里的玩具?什么樣的測評還能給出這樣的結果?老師的測評依據是什么?
在跟姨姐溝通后,我才發現老師的測評并非毫無道理,反而很專業、科學。
依據一:語言能力不如同齡孩子
接受測評的時候,姨姐家的孩子3歲半,按理說簡單的對話應該毫無問題,但在測評時,面對老師的提問,他不僅回應慢,而且明顯詞匯量不足,表達不流暢。
測評老師說,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顯然不如同齡孩子。
老師指出,這很有可能與家里有太多玩具有關,因為一旦孩子所處的環境中有過多的玩具或者物品,孩子的注意力便會被分散,導致其難以專注于語言學習與交流。
依據二:孩子有多動傾向
《嬰幼兒行為與發展》期刊上曾公布過一組實驗:
參與實驗的共有36個孩子,實驗人員將他們分為A/B兩組,每組各18個孩子,A組同時給16個玩具,B組同時給4個玩具。半小時后發現,A組孩子對玩具的持續度和探索度明顯不如B組孩子。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選擇越多,孩子的專注力反而越低。
測評是在幼兒園進行的,測評時,姨姐家的孩子到處跑著找玩具,找到玩具玩不了多久,又扔下去找另一個,有多動傾向。
老師認為,孩子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專注力差,很難集中注意力,家里玩具過多或許就是直接原因。
依據三:孩子社交意識差
測評現場除了測評的老師,還有其他參與測評的孩子和老師。
測評時,姨姐家的孩子除了回答老師的問題,按照老師的指令完成任務,全程幾乎沒有與其他孩子或老師交流互動。
這說明孩子社交意識差。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指出:過多的玩具會使孩子沉浸在自我玩耍的世界中,減少與他人互動交流的機會,進而影響社交能力的發展。
姨姐家的孩子在測評時,之所以只顧著玩玩具,不與其他孩子交流,不是不想交流,而是因為他沉浸在自己的玩耍世界里,沒社交的意識。
老師建議保留的幾類精簡玩具
姨姐家經濟條件不錯,每次帶孩子外出,看到新的玩具,只要孩子張嘴要,她一般不會拒絕,本以為這樣會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快樂的童年,沒想到多而雜的玩具卻給他帶來了那么多負面影響。
什么樣的玩具才更適合孩子,如何幫助孩子精簡家里的玩具呢?
參與測評的幼兒園老師建議姨姐除了保留以下三類玩具,其他玩具盡量精簡:
第一:DIY類玩具
DIY玩具通常是指那些需要孩子動手組裝、繪畫、拼裝后才能玩的玩具,比如,黏土、蠟筆、涂色書、串珠子等。
科學研究發現:DIY玩具能夠有效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社交能力和情感健康。
這是因為孩子在玩DIY類玩具時,需要調動多種感官和能力。
比如,利用紙板做個機器人,或者用黏土捏個小動物,過程中不僅需要孩子動手,還需要孩子發揮想象力,有時還需要其他人的幫助……
這個過程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創造力,還培養了溝通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此外,完成一個作品,還會給孩子帶來成就感,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積木類玩具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表明:早期接觸積木的兒童在幾何、工程等領域的理解力更強,且空間認知能力可遷移至抽象數學概念的學習。
積木作為一種開放性玩具,沒有固定的玩法,孩子可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搭建、創造,這對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此外,搭積木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專注力,孩子拼搭成功的體驗可以增強其自信心,拼搭失敗后的調整過程,則有助于培養其抗挫力。
目前積木類玩具,已憑借其科學有效的多維度刺激兒童發展,得到了全球教育界與心理學界的一致認可。
第三:運動類玩具
《STEM玩具指南》 指出:運動類玩具不僅能夠促進兒童的身體健康,還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0-6個月齡的孩子玩抓握玩具,比如彩色搖鈴、撥浪鼓,可以刺激視覺和聽覺發展;
6月齡-12月齡的孩子玩推拉玩具,如小推車、獨輪車,可以鍛煉抓握能力和大肌肉運動。
1-2歲的孩子,玩小皮球、滑梯等運動類玩具,有助于發展其平衡感和四肢協調能力;
3-4歲的孩子玩跳繩、軟飛盤和平衡車,能夠鍛煉動作協調性、靈活性和空間感知能力……
不同的運動類玩具不僅有各自獨特的功能側重,而且它們還都有共性益處,比如,幫助孩子釋放壓力、鍛煉身體,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
所以,對于孩子而言,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便是運動類玩具。
以上三類玩具你都給孩子買了嗎?你覺得自家孩子的玩具多嗎?
歡迎評論區留下您的言論,供其他有類似需求的家長參考討論。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立即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