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通報了2024年度寧波市軌道交通工程立功競賽考核結果,中鐵六局交通分公司承建的寧波市軌道交通6號線高橋南車輛段SG03標項目在6號線19家參建單位中綜合排名第2。
寧波市軌道交通6號線高橋南車輛段總占地面積為25.5萬平方米,中鐵六局交通分公司主要承擔運用庫、綜合樓、雜品庫等土建工程,整個高橋南車輛段裝飾裝修、道路附屬、室外管線、給排水及燃氣接駁、機電設備、綜合監控、安防、通信、信號、供電、接觸網、軌道、綠化等工程施工。
真抓實干保進度
車輛段蓋體施工過程中,樁基長75米,樁端需深入中風化巖層1米以上,采用循環鉆機施工時巖層鉆進效率低,單樁成孔時間長達數日,影響工期進度。項目部聯合業主單位、設計院專家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對基礎上部荷載進行專項驗算。經多方論證后,將鉆孔樁入巖深度由原設計1米科學優化為50厘米,單樁成孔效率提升30%,關鍵線路工期縮短40天,保障了施工進度。
面對主體施工階段管樁、鉆孔樁、攪拌樁、土方開挖、支架搭設等多工序交叉作業難題,項目部以“計劃引領、分區管控”為核心策略,通過每日生產協調會動態調整資源,與勞務班組簽訂責任狀,分區分段實施流水作業等措施,確保施工高效推進。同時,創新建立“混凝土調度協調群”,實時跟蹤需求、精準配送,通過多方位舉措管理,最終推動車輛段項目成為6號線在建段場首個封頂標段。
項目部還以創新工作室為載體,強化降噪施工工序研究,在樁基施工時,使用橡膠錘、安裝鉆桿橡膠墊,其中課題《一種可調節的降噪裝置》成功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確保降噪工作“能控的絕對控,不能控的降到最低”。
多措并舉保安全
項目高峰期施工人員達950人,人員基數大,安全管理困難大。為此,項目部推出“四小”安全教育提示制度,通過“小喇叭、小視頻、小講臺、小展板”等延伸安全教育,將安全教育提醒帶入現場,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同時,為杜絕特種機械無證操作風險,項目部在現場叉車加裝指紋解鎖裝置,實現“人車綁定”,降低人為操作風險。
施工大干期間,項目部在現場部署了6臺塔吊,面臨較大的吊裝安全壓力,為確保吊裝作業安全性,在所有塔吊配備了監控系統及吊鉤可視化設備,消除了吊裝視野盲區,保障了塔吊使用安全。在塔吊拆除時,為保證結構及吊裝安全,項目部對每臺塔吊拆除過程中汽車吊的行走路線、支腿定位等進行了詳細驗算,既保證了拆除作業安全,又確保結構頂板的穩定性。
進入裝修機電作業階段后,高處作業工作面較多,為保證人員高處作業安全,項目部為所有臨時活動腳手架根部安裝斜支腿,通過穩固根部提升穩定性,既保證安全,又提高工效。同時在所有高處作業工作面安裝“生命線”,確保安全帶高掛低用,保證人員安全。推行“一周一主題”安全檢查活動,通過安全教育大講堂、安全知識競賽、全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等一系列措施,構建了全覆蓋的安全管理體系,全年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
守正創新保質量
項目部實行“1573”質量管理法則,針對工程主體、防水等工序施工列出7個細節進行管控,保證施工質量。
為控制工程質量、明確施工技術,統一機電安裝與裝修施工工藝及標準,引入其它地鐵項目優秀樣板經驗,在車輛段推行“樣板工程引路制度”,做好樣板工程。在保證工期、質量的前提下,為機電安裝與裝修工作的全面展開做好充分準備。項目部注重按圖按方案施工,建立按圖按方案施工質量提升群,采用“隊伍技術人員+工區主管+項目質量工程師”三種融合方式,形成“關鍵人員巡檢、周例會分析、月度例會反思”的PDCA循環提升模式,切實做到全方位,多層次質量管控。
面對夏季42攝氏度高溫下蓋板混凝土易開裂的難題,項目部創新采用新型水凝膜替代傳統塑料膜包裹立柱,保濕效果提升50%。在蓋板區域全覆蓋土工布,配備灑水車24小時循環養護,有效抑制裂縫產生。此外,通過“按圖施工質量提升群”實時糾偏,確保每道工序嚴格遵循設計方案。
高橋南車輛段是寧波軌道交通6號線中最重要的車輛段之一,寧波6號線通車后,將加強寧波市內外交通銜接功能,助力實現區域交通一體化,對促進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圖片由王玉飛、李彩云、徐永春授權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