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DeepSeek持續火爆出圈,掀起了一輪全民學AI熱潮。與此同時,各類AI培訓也如雨后春筍冒了出來。
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網上充斥所謂DeepSeek應用專家、DeepSeek應用工程師、DeepSeek全棧工程師、DeepSeek架構師等系列證書的報考信息,報考收費在1500-2600元不等。部分網帖宣稱“0考試”“躺平拿證”,證書“含金量拉滿”,能成為求職跳槽、升職加薪的“敲門磚”。有一些網帖甚至宣稱,證書的認證背后有工信部的背書,還有的甚至干脆寫著“工信部DeepSeek認證”。
“工信部認證的DeepSeek證書”是真是假?這類證書含金量如何,對一些想要進入AI行業的市民真有幫助嗎?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宣稱有官方背書
報考一兩千元,可“躺平拿證”
記者以“DeepSeek應用工程師”“DeepSeek應用專家”等為關鍵詞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搜索,發現近期全國各地都有人在發布相關的培訓認證信息,發布主體主要是一些教培行業公眾號或者從業人員。從推文內容來看,這些推文主要從政策支持、市場前景、證書用途等方面對報考DeepSeek系列證書進行宣傳。其中,頁面內容大多會提及“必考證書”“含金量高”“到手即高級”等關鍵詞,還有的甚至打上了“工信部DeepSeek認證”標簽,容易讓人誤以為這是官方推出的培訓活動。
圖片來源于網上的推文。
此外,還有一些博主宣稱“0考試”“躺平拿證”“免考直出”,證書“含金量拉滿”,能成為跳槽、升職加薪的“黃金背書”。結合了報名即可拿證、權威認證、靈活學習、實戰主導等條件,讓人看著很有吸引力。記者留意到,不少推文下面都有人留言咨詢如何報名。
記者梳理發現,培訓機構提供的證書封皮是職業技術水平證書,印有“通信和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的字眼,證書上蓋的是“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通信和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工程項目辦公室”的公章。
圖片來源于網上的推文。
記者了解到,所謂的職業技術水平認證不同于人社部門組織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一般系行業協會組織認定。根據最新版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目前我國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職業資格只有“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而且該類資格是廣泛針對計算機軟件應用和信息服務等內容的,并沒有名字直接涉及人工智能相關的職業資格認定。
記者咨詢部分培訓機構人員了解到,報考費用在1500-2600元不等。報考條件方面,基本都是宣稱高中或專科以上學歷即可報考。培訓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配發紙質版學習材料,另一種是線上看錄播視頻,考試方式均為線上考試。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考試的時候有考試鏈接,在家里的電腦登錄個人的信息就可以考試?!睙o一例外,記者咨詢的幾位銷售人員都宣稱,目前,“DeepSeek應用工程師”考試通過率非常高,而且證書可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通信和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官網查詢,長期有效。
記者調查:培訓項目與工信部無關
協會稱“證書只證明參加過培訓”
記者發現,這些“考證”信息曬出的證書上有通信和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工程CIIT的字眼。
通過查詢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通信和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簡稱“CIIT項目”)官方網站了解到,CIIT項目是中國通信工業協會自2013年推出的人才培養項目。根據公開資料,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是1991年7月經民政部注冊登記,由國內從事通信設備和系統及相關的配套設備、專用零部件的研究、生產、開發單位自愿聯合組成的非營利的全國性社會團體。
記者留意到,早在今年3月初,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就發布了《關于CIIT項目及DeepSeek培訓認證的聲明》,從聲明內容來看,CITT項目只是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推出的人才培養項目,與工信部無關。
記者通過聯系中國通信工業協會CIIT項目相關負責人了解到,今年以來,他們確實有組織關于DeepSeek大模型技術應用的培訓活動。但截至目前,僅在官方網站發布過兩場線上培訓講座,主題分別為“DeepSeek技術解密:算法源碼、強化學習(RL)及 Agent智能體實戰”“DeepSeek技術生態解析與行業應用實踐案例及可信AI安全體系構建”,其中有一場活動已經在3月份結束,還有一場活動將在4月進行。記者了解到,他們確實會在培訓結束后組織開展線上考試,考試通過后將會獲得相關的培訓證書?!斑@個證書只是證明了你參加過相關的培訓課程,代表不了漲工資、評級之類的?!痹撠撠熑烁嬖V記者。
“只要不是在我們官網和公眾號上發布的,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培訓證書,我們都不能對其負責任。”該負責人表示,他們也不知道目前網絡上其他渠道宣稱的獲得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發放的DeepSeek系列認證證書的散播源頭來自哪里,“他們拿的是我們證書的圖片,我們也試圖跟這些人聯系,但是發現都是有上家,再有上家,還有上家,就不知道這些人是莫名其妙從哪出來的?所以我們也在公眾號跟官網發布了相關的聲明,希望大家不要上當受騙,免得給了錢以后還辦不了證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記者也從工信部有關工作人員了解到,當前網上傳播的DeepSeek系列培訓活動與工信部并沒有關系。記者留意到,截至發稿前,部分推文已經刪除。
律師提醒:“虛構權威背書”涉嫌違法
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廖建勛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培訓機構通過“偷換概念—偽造資質—虛假承諾—高價收費”的鏈條,系統性實施商業欺詐,明顯違反《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情節嚴重者可能觸犯刑事犯罪。
廖建勛表示,培訓機構、個人一方面冒用“工信部”名義背書,實則與工信部無任何隸屬關系,屬于典型的“虛構權威背書”,誤導消費者認為證書具有國家部委認證效力;另一方面虛構行業認可度、隱瞞證書真實授權范圍,屬于“對服務內容作虛假宣傳”,符合欺詐性廣告構成要件。其次,若機構、個人在宣傳材料中使用協會蓋章樣式、偽造證書編號或套用協會名稱,且無法提供協會官方授權文件,屬于無資質開展培訓認證服務。
“對于培訓機構宣傳中‘XX部認證’‘官方背景’,消費者要多注意,繳費前認真核實發證單位與對應政府部門的真實關系,避免被‘高頭銜’誤導”。廖建勛提醒市民,考證亂象本質是利用信息差實施的商業欺詐,消費者要理性判斷證書價值,對于非國家法定職業資格,需結合行業認可度、企業招聘標準綜合評估,避免因“鍍金焦慮”盲目繳費。此外,他還建議,對“快速拿證”“考不過退款”“企業搶著要”等絕對化表述保持警惕,正規培訓需包含課程大綱、師資介紹、考核標準等實質內容,而非“交錢即可拿證”。若宣傳中出現“唯一”“第一”“含金量超高”等詞語,可能涉嫌虛假宣傳。
(南方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