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新疆4月11日電作為烏魯木齊市風能與太陽能資源的核心集聚地,達坂城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發展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該區緊抓發展機遇,乘勢而上、力開新局,深度挖掘并依托區域豐富的風光水資源優勢,全力構建風光水儲清潔能源示范基地。
在達坂城區西溝鄉雷家溝村的戈壁灘上,近百萬塊單晶硅雙面光伏組件如一片“藍色海洋”,在烈日下閃爍著金屬光澤,這些光伏發電板緊密相連,在湛藍天空和廣袤大地的映襯下,構成了一道獨特而壯觀的工業景觀。這片由新疆中綠電技術有限公司投資18.5億元打造的50萬千瓦光伏電站,也是烏魯木齊市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電站之一。2024年5月,該項目正式并網發電,標志著達坂城區新能源產業邁入規模化、高效化發展的新階段。
“該項目占地面積約1.5萬畝,項目建設直流裝機容量為600MWp,采用655Wp單晶硅雙面光伏組件,共計安裝992712塊光伏組件,交流裝機容量500MW,根據本項目規劃裝機容量和周邊電網情況,通過20回35kV集電線路接至配套建設的220kV光伏匯集站35kV側后送入電網。”據新疆中綠電技術有限公司達坂城區域運檢中心副經理顧磊介紹,2024年,魯能達坂城風電場上網電量達2.05億千瓦時,中綠電達坂城廣恒光伏電站上網電量為3.47億千瓦時。2025年一季度,共提供綠電1.89億千瓦時,有力保障了區域電網穩定的清潔能源供應。
記者站在瞭望臺,152個光伏方陣如棋盤般鋪展,其中一片藍色異質結組件在黑色矩陣中格外醒目。“這是對比實驗區,測試不同技術路線的發電效率。”顧磊指向遠方。總裝機容量500兆瓦的光伏基地,年均發電量8.5億千瓦時,可滿足超21萬戶家庭年用電需求。未來,這里將圍繞安全生產、提質增效、技術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繼續聯合北京大學、新疆大學等高校,搭建產學研平臺,為新能源產業輸送技術人才。
達坂城區風能、太陽能資源富集,年平均日照可達到3214.3小時,太陽能年輻射量5563.5兆焦/平方米,光伏發電標準利用小時數可達1600—1800小時,素有“風庫”“光谷”之稱。近年來,當地依托資源優勢,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鏈。除光伏外,華電、金風科技等企業風電項目也相繼落地,形成“風光互補”的清潔能源矩陣。
“在風能方面,達坂城風區更是優勢顯著。作為新疆十大風區中開發建設條件最好的地區,我區風區面積達2118平方公里,可裝機面積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年平均風速6.4米/秒,風能年蘊藏量250億千瓦時,風力發電風效標準利用小時數可達3300小時。截至目前,達坂城區建成風電項目47個,裝機并網發電486.6萬千瓦。2025年共計實施風電項目10個,其中續建3個,新建7個(等容技改1個),新增裝機容量100.5千瓦,預計2025年底達坂城區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7.1萬千瓦。”達坂城區發展改革委招商服務中心主任宋莉表示。
從整個轄區來看,達坂城區新能源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目前,轄區有風電光伏企業30家、風電光伏項目59個,已并網裝機容量556.6萬千瓦,預計2025年底裝機并網容量可達665.1萬千瓦。這一系列數據的背后,是達坂城區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堅定決心和積極作為。
“達坂城區積極融入自治區“十大產業集群”和首府“5+2”現代工業體系,緊緊圍繞新能源、油氣礦產、裝備制造等領域,積極構建具有達坂城特色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緊扣首府“南風北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大力推動8個新能源項目建設,確保年底并網發電,推動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實現新突破。”達坂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加那提別克·木哈什表示,近年來,達坂城區立足轄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全面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2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66億元,增長7.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98億元,增長13.9%。2025年一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7億元,同比增長85%;預計實現工業增加值4.71億元,同比增長22%,多項經濟指標增速排名全市前列。
下一步,達坂城區將持續構建以風為主、以光為輔、以水調峰的清潔能源發展布局,把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推動達坂城區高質量發展與工業轉型升級的引領工程,推動新能源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通過“以大換小”、技改增容等方式,重點推進老舊風電場技改升級、重建,利用大、小功率風電機組高低差合理布局不同機型,對已建成風電場進行精細化開發,加密布局,進一步提高單位面積開發強度,進一步提高空間利用率、降低投資成本、提升生產效能。(記者 魏金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