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和表哥差點因為買車這事吵翻。
他剛提了輛新能源,說一個月電費不到兩百,怎么都比我那臺油車劃算。
可我算了算未來他換電池、裝充電樁、還有掉價那點事,怎么也不像省錢的樣子。
本來以為只是觀念不同,結果“問了過來人”才發現——我倆其實都想錯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很簡單,新能源車到底省不省錢,得看你是個什么“用車人”。
你比如說,有些人兩三年就想換車,今天試試這個品牌,明天看人家發布新款又心動了。
像這種“喜新厭舊型”的用戶——開電車肯定是不劃算的。
為啥?
因為燃油車三年保值率可能還有個65%,電車很多連50%都不到。
特別是沒有品牌光環、配置又不是最新一代技術的,直接打骨折。
你兩三年就要賣車,電車折價就能讓你虧一大截——哪兒省錢了?
那不就是把“未來節省下來的電費”,一次性賠在了車價上嗎?
更別提現在技術更新賊快,別人換新電池、換激光雷達、搞800V平臺。
你車一過兩年,立馬變“過氣款”,賣也賣不上價,自己留著又心塞。
還有一種情況,說出來你可能不太愛聽:開車技術一般,還總整點幺蛾子的——
這種人,即使買新能源車,也不省錢。
因為你要是買的是油車,剮蹭一下,換個前杠、噴點漆,千兒八百能搞定。
但電車呢?高科技元件一大堆,動不動就整塊屏幕、整套雷達、甚至牽連到電池。
別說鈑金了,萬一磕碰到了電池,那就是大幾萬起步。
保險都未必全賠,后期保值率還直線下滑。
你看看,是不是越想越不對勁?
所以,別光看別人說電車省油、省保養,那都是理想情況。
你要是老換車、又容易出點“小事故”,電車對你來說,不是省錢,而是“放大成本”。
這才是很多人,沒意識到的核心問題。
此外,如果你沒有家充,還無腦跟風增程,買新能源車一樣不省錢,甚至更費錢。
這話可能有點刺耳,但真的很多人,是被“增程=電車+油車雙重好處”這個美夢給騙了。
你沒有家充,還買增程?
你以為你能天天當電車開,其實開著開著就變成一臺“加油車”了。
電用不上,車又重,增程器還有油電轉化,油耗直接飆升。
說白了,但凡你有電時,可能沒什么感覺。
但如果沒電了,很多增程 suv起步就8L 的油耗,開出10個油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最后這車,既沒省下錢,也沒省下心,就是個“心理安慰獎”。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看,買新能源車省錢,往往只適合這些人。
第一種,是“用車節奏穩定、規劃清晰”的人。
倒不是說,你每天必須通勤多少公里,而是你該清楚知道,這車怎么為你“服務”。
說白了,你開車就是通勤+買菜+周末跑個短途,從來沒幻想開它去西藏,也沒想過2年換掉。
那這臺新能源車,對你來說就是工具,不是情緒消費。
你知道它什么時候充電最省、哪條路能節能、哪些配置壓根沒用。
用車思維理性,不跟風、不跟流行。
這類人哪怕選個一般的電車,也能開出極高的性價比。
第二種,是對價格非常敏感、但又有執行力的人。
這類人很特別,他們不一定很懂車,但特別會算賬——
知道什么時間段充谷電最省。
知道新能源車免購置稅、保險怎么算更劃算。
知道哪家銀行金融利率低,甚至知道二手車平臺哪些車貶值慢……
而且關鍵是,他們會真的照著這個方式去用,不是嘴上精打細算,實際操作全靠隨緣。
這種人,你給他一臺電車,他真的能把電車開成“小本經營”,5-6年省出一臺油車也不稀奇。
圖片加載中…
最后一類,就是那些購買幾萬塊的代步車人群。
這種車跑不了高速,價格也不貴,但勝在實用、保值。
你說它續航很短,說它配置一般,的確沒錯。
但我就拿它代個步,甚至高速都不會上,又有啥關系呢?
也正因為應用場景的極其契合,這種車最近特別火,保值率特別好。
甚至一代神車“本田飛度”都被打垮了,搞得月銷都不到400了。
總的來看,電車是不是省錢,其實從來就不是個“技術問題”,而是個“人性問題”。
你買它,是想用工具,還是追風潮?是踏實過日子,還是刷存在感?
你想省的是成本,還是省事?你能不能為省錢,真的去研究、去執行?
這些才是真正左右你錢包的“隱形變量”。
說白了,新能源車只是消費世界的一個縮影——懂自己,才能真正做到省錢、省心。
否則,盲目入手,很可能是一個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