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一場發生在羅布泊的悲劇震驚了眾人。一支越野車隊違法穿越羅布泊,最終導致4人不幸遇難,當搜救人員發現他們時,遇難者的皮膚因高溫出現碳化現象,這一畫面令人痛心且震撼。這起事件,不僅僅是一次越野旅行的意外,更是對大自然缺乏敬畏、違規行為以及準備不足的深刻警示。
故事要從2023年6月說起,成都一家汽車改裝店老板周某計劃組織自己的客戶進行一次越野之旅。這些人雖有川藏線旅行的經歷,但此次他們的目的地——羅布泊,與318國道的環境有著天壤之別。羅布泊,中國四大無人區之一,有著“死亡之海”的稱謂,荒無人煙,環境惡劣程度超乎想象。而此次事件的發生地并非羅布泊核心區域,而是位于其東側的庫姆塔格沙漠,這里是野生駱駝保護區的一部分,嚴禁個人或旅游團體私自進入。
周某聯系了敦煌當地向導賈某,雙方敲定在7月下旬違規穿越羅布泊,行程約3天。向導賈某收取車隊每人9800元的服務保障費,每次往沙漠運油還需額外收取2800元運油費。7月18日左右,車隊15人從成都出發,歷經兩天到達敦煌,計劃7月22日進入羅布泊。據隊伍中的攝影師稱,他們準備了約6天的食物和水,還攜帶了4臺衛星電話以及GPS定位設備、輪胎、牽引繩等救援和修車工具,每輛車上除物資車外還裝著4箱礦泉水。向導這邊派出兩車5人,分別是向導賈某、臨時找來的向導段某、向導兼保障人員朱某、一名廚師以及一名汽車修理工盧某。然而出發這天,賈某讓一輛粵牌豐田蘭德酷路澤(簡稱陸巡)加入車隊,車上有一對父子以及父親的朋友,車隊至此變為10車23人。
出發前,為躲避檢查和防止舉報,賈某對外宣稱走北線,實際走的是南線,即安南壩野生駱駝保護區、庫姆塔格沙漠、彭加木紀念碑、飛機殘骸、大峽谷、小泉溝、花土溝這條路線。7月22日,車隊正式出發,從敦煌出來后,在黨河口順著高速向南,在阿塞克縣城轉走314省道進入安南壩野生駱駝保護區,到達盡頭后離開省道向西北前進,從巴隆溝進入沙漠。可剛一進入沙漠,車隊就陷入了陷車、拖車、再陷車的循環,其中后來加入的粵牌陸巡最為頻繁,可能是因為車輛未改裝更換沙地胎,也可能是車主駕駛技術問題。這導致他們當天沒能到達預定營地,只好在穿過巴隆溝后的一片空地上扎營休息。盡管開局不順,但眾人心情尚可,晚上廚師為大家燒烤、燉羊肉,眾人喝酒聊天放煙花。
第二天早上車隊再次出發,目標是彭加木紀念碑。接下來的路是沙丘且呈南北走向,車隊往西走意味著要不停地翻坡,行進艱難,傍晚才走了50公里左右,之后再次扎營休息。此時有幾輛車快沒油了,尤其是兩輛道奇皮卡公羊(霸王龍),6.2T排量,百公里油耗超30升,油箱又小還未添加額外油箱,加油更為頻繁。向導賈某和段某開著猛禽去50公里外的飛機殘骸處取之前埋好的油,當晚9點返回并優先給兩輛霸王龍和粵牌陸巡加油,卻發現加錯了油,這三輛車需要95或98號汽油,而運來的是92號汽油。當晚試車發現霸王龍還能開,陸巡問題似乎也不大,但帶回的油不足以給所有車添加,賈某與段某便用陸巡車上的衛星電話聯系敦煌當地保障人員送油。賈某向眾人敬酒道歉,大家表示理解。
7月24日凌晨5點,運油車趕到,加完油吃完早餐車隊準備再次出發,可兩輛霸王龍卻突然全部熄火,粵牌陸巡也動力不足,分析后認為是錯加92號汽油的原因,決定再加些95號汽油綜合一下。然而在給白色霸王龍加油時,又離譜地錯加成了柴油,發現后拆下油箱放油,修理工還不慎弄破了油管,車徹底無法動彈。白色霸王龍上的情侶決定退出車隊,要求向導賈某帶他們返回敦煌并派人拖出維修車輛,粵牌陸巡也因加錯油和頻頻陷車決定一同返回,而藍色霸王龍車主決定棄車坐別人的車繼續游玩。
于是隊伍分為兩組,大部隊7車16人在向導賈某帶領下繼續按預定路線前進,第二支隊伍兩車7人由向導賈某帶著返回敦煌。出發前,賈某把大部分水和食物給了大部隊,他們7人甚至連衛星電話都沒有。7人往東北方走了10公里后,粵牌陸巡車因加錯油問題或彈在小山梁上而罷工。皮卡坐不下太多人,且離最近公路只剩半小時路程,賈某決定讓陸巡上的三人原地等待,保證兩小時后帶救援車回來,并留下大部分水和食物,自己四人只帶了一天的水。
但意外接踵而至,江淮皮卡在行駛30多公里后陷車,從圖片看陷車并不嚴重,可幾人卻未能將車救出。之后賈某突然徒步向沙漠外走去,當時正值沙漠正午,溫度高達40度以上,地表溫度更是70多度,熟悉沙漠的賈某不可能不知徒步出去的危險。他走了大約8公里后倒下,可能是中暑或缺水,倒下時間推測在下午7、8點左右。而江淮皮卡上的三人在皮卡睡了一晚,天亮后發現賈某未歸,皮卡內油多但水快喝光,三人無比糾結恐懼,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盡管外面越來越熱,還是決定棄車走出去。他們同樣選擇往東北方走,但由于對沙漠不熟難以走直線,越走越偏,在又熱又渴的情況下,走了四五個小時后也倒了下去,位置在皮卡東方偏南7.8公里處。
此時再看賈某的一系列行為,首先他選擇走東北方而非原路返回,是因為原路返回不僅耗時久,而且陸巡車動力不足可能無法順利出去,東北方離公路更近,地勢平坦,順著沙丘紋路汽車時速可達100公里,運油車平時也走這邊,所以是最好最快的路線。其次,賈某把水和食物留給大部隊是因為他對東北方路線熟悉,認為能很快出去,想輕裝上陣。再者,7個人沒有衛星電話是因為早上賈某讓運油車的人帶走了陸巡車上的衛星電話,防止運油車進沙漠后聯系不上。另外,賈某做這行才兩三年,沒有穩定成熟的團隊,越野駕駛技術、野外生存經驗不足,連GPS定位系統、奧維軟件都不會用,缺乏解決陷車等實際問題的經驗。
另一邊,大部隊在7月24號上午與第二支隊伍分開后,下午進入大峽谷游玩并扎營休息。第二天一早繼續前進,來到小泉溝,這里是羅布泊僅有的水源地之一,但水量小。之后又陷入陷車、拖車、修車的循環,下午3點一輛柴油版陸巡油箱見底,眾人扎營休息。傍晚向導段某駕駛猛禽帶上一輛牧馬人去阿爾金山腳下取油,承諾4小時后返回,卻在第二天天亮才回,理由是擔心晚上行車不安全。他們帶回200升柴油,但猛禽和牧馬人消耗了200升汽油,汽油再次不夠,川崎車隊與向導之間的不信任感加重,眾人要求立刻原路返回敦煌。
而粵牌陸巡上的三人一直在原地等待,車主17歲的兒子升起無人機觀察周圍,發現10公里外的兩輛故障霸王龍,知道白色霸王龍車上有水。凌晨陸巡車又能跑了,可只走了3公里就再次罷工,距離霸王龍還有7公里。兩人決定趁溫度不高徒步去取水,約定12點前返回,幸運的是他們成功取到29瓶礦泉水和兩罐啤酒,并在11點半返回車上。之后陸巡車又能動了,堅持到了霸王龍旁邊。此時大部隊距離他們只有20公里左右,但因幾輛車沒油又陷入找油、運油等循環而扎營。
向導段某再次聯系送油并去接應,同時想去看看霸王龍還在不在,以判斷賈某的情況。半小時后段某看到霸王龍,也遇到了在此等待的陸巡三人,意識到賈某四人情況不妙,讓陸巡三人原地等待,自己開車往賈某方向尋找。不清楚段某是否找到江淮皮卡,也不知誰先報的警,只知敦煌警方先接到報警后轉給若羌警方,兩邊立即派人進入沙漠尋找。7月27日凌晨5點多運油車將油送到大部隊扎營點,同時搜救隊也到達,加完油車隊出發,早上8點左右遇見陸巡三人,代理向導朱某領著大部隊往沙漠外駛去,上午10點左右成功離開沙漠并再次報警。
與此同時,搜救隊先找到江淮皮卡,然后順著腳印在皮卡東部偏南7.8公里處發現三具遇難者遺體,分別是白色霸王龍情侶和修理工魯某,他們的遺體在高溫烘烤下已碳化,皮膚變為黑色。而向導賈某一直未找到。7月28日,賈某的女兒委托劉某尋找父親,7月29日中午劉某與另一人駕車進入沙漠,僅走了10多分鐘就在江淮皮卡正東方8.1公里處發現賈某遺體,其上衣攤開,高度腐爛且嚴重碳化,臉部難以辨認,通過衣物才確認身份。隨后兩人到雅丹公安檢查站第三次報警,至此4名遇難者全部被找到。
從遺體腐爛程度和腳印掩埋程度推測,賈某死亡時間明顯更早,很可能在陷車后不久就往外走了,而另外三人在第二天天亮后出發。當搜救人員找到江淮皮卡時,發現車完好,車內油多,只是車輪陷進沙子且陷得不深,車旁散落著工具,車上無水只剩一瓶白酒。如果三人選擇待在車內,怠速開著空調或只是坐在車內開門,都比在太陽下直曬存活幾率大,而且皮卡水箱內應有4升左右的水,若省著點喝也能撐兩天。但當時的經歷、心情和環境影響了他們的決策,僥幸心理最終戰勝了理智。
這起事故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無人區被禁止私自進入是有充分理由的。在極端環境下,任何一個小錯誤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我們應敬畏大自然,不要輕易挑戰極端環境,不要脫離大部隊,更不要與不靠譜的人同行,無論是同伴還是向導。越野旅行雖充滿刺激與挑戰,但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只有做好充分準備,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在享受旅行樂趣的同時確保自身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