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何以中國》再次踏上中華文明的尋根之路,啟動第二季的拍攝。第二季的8集將聚焦大唐盛世,不僅要回顧唐王朝從太原起兵到開元盛世的政治歷程,更深入長安、敦煌、西域等不同空間,通過貴族、詩人、僧侶、女性、兒童等不同階層和身份的人物視角,鮮活生動地揭示唐代社會的立體面相,深度闡釋唐代為此后中國乃至世界留下的物質、精神和制度遺產。成片將于明年登陸熒屏。
“慶元丁巳治路種松”——828年前的文字,是古蜀道翠云廊上有關護路植樹的最早記載。這塊南宋時期的《種松碑》,曾經出現在明人曹學佺的《蜀中名勝記》、果親王胤禮的《西藏日記》等文獻中,如今,石碑的實體終于被拂去歷史的塵埃,呈現在世人的面前。它是古蜀道翠云廊生態價值與歷史價值交織的“活化石”,也為當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文化根脈和創新靈感。
商周更替、武王伐紂的故事,經歷數千年的演繹,今天依然鮮活。歷史上,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在今天的北京地區分封諸侯國。房山琉璃河遺址是這段歷史的忠實“見證者”。它被學界公認為西周燕國都城和始封地,也是北京地區考古發現最早的城市遺跡?!犊脊偶o》,去揭開西周燕都的神秘面紗。
琉璃河遺址自1960年代首次發掘以來,已經出土數百件西周 看看新聞記者: 毛睿 編輯: 嚴相莉 阮麗 責編: 嚴相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