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國防大臣呂本·布雷克爾曼斯
財聯社4月12日電,據歐洲新聞電視臺11日報道,在美國特朗普政府釋放一系列信號,表明美國正在弱化其在北約所擔任角色的背景下,荷蘭國防大臣呂本·布雷克爾曼斯告訴該媒體,美國不再主導“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UDCG),英德兩國目前已接替主導這一小組事務的角色。 (環球網)
延伸閱讀
“經濟大臣說‘買中國產品前要三思’,但我們根本不聽,中國電商平臺在荷蘭越來越受歡迎。”
3月25日,荷蘭《每日匯報》等當地媒體以此為題報道稱,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荷蘭跨境線上購物總額繼續增長。2024年,荷蘭人網購花了360億歐元,其中44億歐元(12%)花在了跨境網購,中國電商平臺占比達到28%,首次超越德國和美國,成為荷蘭人跨境網購時的第一選擇。
報道提到,在此之前,荷蘭官員多次試圖澆滅荷蘭人在中國電商平臺網購的熱情。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德克·貝亞茨日前曾聲稱,消費者“在購買中國商品前要三思而行”。
數據顯示,荷蘭人越來越愛線上購物Thuiswinkel.org
當地時間25日,荷蘭線上商店協會Thuiswinkel發布一項研究結果。數據顯示,荷蘭消費者在線支出總額持續上升,到2024年將達到前所未有的360億歐元,較2023年上漲5%。
其中,跨境網上購物總額繼續增長。2024年,有高達55%的荷蘭消費者在海外電商平臺購物至少一次。荷蘭人360億歐元的網購總額中,有44億歐元(12%)花在了跨境電商平臺。報告稱,這相當于荷蘭人跨境網購了4100萬單,占3.45億單網購總額的12%。
按國別/地區統計,荷蘭消費者越來越喜歡在中國電商平臺購物,2022年在所有跨境網購中的占比為18%,此后逐年上升,2023年達到21%,2024年增至28%。這也是中國首次成為最受荷蘭人歡迎的境外網購目的地。2024年,荷蘭人在中國電商平臺購買了1150萬件商品,價值4.34億歐元。
數據顯示,德國僅次于中國,排名第二(23%)。美國占比為12%,排名第三。
Thuiswinkel協會總監馬琳·滕·哈姆在報告中指出:“荷蘭消費者越來越多地使用外國平臺。來自中國的服裝、DIY產品、鞋子和飾品都有強勁的增長。今年,談及跨境購物時,中國電商首次最受荷蘭人青睞。德國位居第二;英國則從13%降至7%,輸給了美國,無緣前三。”
2024年,中國電商平臺成為荷蘭人跨境網購時的首選 Thuiswinkel.org
《每日匯報》指出,去年,中國電商在荷蘭消費者中最受歡迎,這是前所未有的。此前,荷蘭政府多次以所謂“不公平競爭”“質量問題”“數據安全”為由,就荷蘭人購買中國商品發出警告。報道稱,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德克·貝亞茨日前曾聲稱,消費者“在購買中國商品前要三思而行”。
報道還提到,中國電商在荷蘭日益火爆,已經讓荷蘭同行眼紅。
Thuiswinkel協會總監滕·哈姆在采訪中,就老調重彈所謂的“不公平競爭”“質量風險”等借口,呼吁荷蘭政府限制,甚至封禁中國電商平臺。她聲稱:“消費者經常購買低價商品,不是所有的荷蘭電商都能與中國競爭……罰款并不總是有效,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其他選擇,比如屏蔽網站。”
中國電商類APP近來加速征服全球市場。去年1月,市場分析機構data.ai最新發布《2024移動市場報告》顯示,Shein去年蟬聯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冠軍,Temu、Amazon、Aliexpress分別位于2023購物類APP下載量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九位。
事實上,眼紅中國電商的并非只有荷蘭,還包括整個歐盟。
《每日匯報》稱,歐盟委員會希望征收“特別稅”,以打擊那些對歐洲企業構成“不公平競爭”的供應商,Temu和Shein是歐盟特別關注的焦點。去年10月,英國《金融時報》曾援引消息稱,歐盟考慮依據《數字服務法》對Temu展開調查,若裁定違規,或將對其處以巨額罰款。
對于歐美頻繁動用經貿“工具箱”針對中企,中方已多次作出表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敦促歐方恪守市場開放承諾和公平競爭原則,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停止以各種借口無端打壓、限制中國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