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教育教研活動確實不少,不管是官方組織的還是學校內部組織的,幾乎每周都有教研活動。至于老師們參與的聽課活動更是數不勝數,幾乎每周都有。可以說現在的老師如果想進步,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絕對是有機會的。但奇怪的是,我們看到,大多數老師盡管參加了很多教研活動,聽了很多名師的課,教學水平好像還是老樣子,基本不見提高?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老師教學水平和各種教研活動開展的多少沒有必然的聯系,和聽課多少也沒多大關系。
第一:公開課的準備時間、磨課時間都很長,老師們不可能上每一節課都如此。
公開課的老師教學能力就一定強嗎?也未必。公開課之所以給人的感覺非常完美,主要就是因為每一節公開課老師準備的時間都很長,磨課的次數也非常多,所以呈現出來的效果才非常好。
另外老師們為了上好一節公開課,還會對學生進行彩排,讓哪些學生回答問題?回答什么問題?怎樣回答?提前都會訓練好,做到萬無一失。可以說,每一位參與上課的學生,都是一名小演員,配合老師完成所有細節。試問,平時老師上課誰有如此精力來對待每一節課呢?
公開課嚴格來講就不是真實的課堂,所以老師的表現也不是正常水平,我們不能以公開課的標準來要求每一位老師,那也是不現實的。
第二:面對的學生不一樣,參加公開課的學生基本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公開課呈現的效果之所以好,和學生也有非常大的關系。
首先,參加公開課的學生并非一個班全部的學生,大多數一個班都有近五十名學生,但參與公開課的最多三十人,有時甚至才20多人。可以說每一位學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基本都是班級的學霸。這些孩子上課專注度高,領悟力強,反應迅速,再加上所學知識提前已經學過多遍,所以表現出來的狀態都非常好,好像老師教的非常出色,其實是這些學生太出色。
如果換一批學生,根本不會思考不會聽講,那呈現出來的就是另外一種感覺了。所以學生對象也很重要,老師們平時上課面對的學生群體相對更弱一點,再加上一些問題學生,可想而知有多糟糕了!
第三:公開課上的好取決于很多因素,和聽課多少沒有必然的聯系。
如果多聽課就能成為名師,那么多聽歌就能成為歌星,多讀書就能成為作家,多看電影就會演戲了。事實上,老師公開課上的如何,和聽課多少沒有必然的聯系。
公開課上的如何,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老師的個人形象、普通話水平、課件的制作水平、學生配合程度以及課堂的組織能力等等,最關鍵的是老師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如果一位老師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課,言行舉止不夠大方,就算她個人素質再強,也不可能上好一節公開課。
現在的公開課備課很重要,但關鍵還是看表演,看誰聲情并茂語言更具感染力,能夠感動和吸引評委!
如果不能解決學生想學的問題,任何教研都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教育部門把重心都放在了老師身上,整天盯著老師,讓老師們不斷學習進步提高教學能力。但現實問題是,孩子們不想學,老師教得再好也沒用!
目前的學生普遍厭學,不遵守紀律,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最關鍵的是,老師們還不敢管,學生上課說話不寫作業甚至是擾亂課堂,老師們都束手無策,只能簡單的批評教育。而教育部門為了息事寧人,對學生只會縱容也不會有任何懲罰措施。學生普遍都不學習,任何教法又有什么意義?不是老師們不愿認真去教學,而是很多孩子根本不愿學習,所以教研又能有什么效果呢?
公開課、優質課、觀摩課對老師個人素質的提升作用非常小,真正起作用的是一個教師對教學的熱愛形成的內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要想越來越好,首先對學生要有懲罰措施,不能讓大量的學生不尊重老師;其次,允許老師教無定法,不要用統一的標準來評價老師。讓老師們i靜下心來,有心情讀書,有時間備課,這才是當下最重要的。
大家對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