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星標?第一時間收到推送
這是靜姐第399篇原創筆記
歡迎添加微信號:Hlicai666
找我加入“一起攢個100萬”粉絲交流群
在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怂剐侣勵l道的采訪中暗示中國公司從紐交所、納斯達克摘牌的可能性。
如今中美之間的關稅戰已經打得非常激烈,稅率高得離譜,貿易幾乎停擺。現在關稅手段已接近極限,無牌可打的美方不得不尋找新的武器,而摘牌威脅也意味著金融戰線的沖突正式升級。
對很多中國企業來說,美股目前還是重要的融資渠道。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有385家中概股在美股上市,總市值超過9000億美元。隨著中美關系緊張,這些企業的處境早就收到了影響。自2024年以來,雖然去美股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猛增了93%,但實際融到的錢卻大幅縮水,只有3.4億美元,融資能力明顯受限。
其實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施壓了。美國近年來頻繁用《外國公司問責法》向中概股施壓,要求披露審計底稿,甚至把退市威脅當成政治工具。
雖然現在在美上市的中企大多是民營企業,國企已經基本撤了,但如果真強制退市,近萬億美元的市值資產還是會受到沖擊。
不過,中概股企業也不會坐以待斃。2019年阿里巴巴帶頭回港第二上市后,京東、網易這些巨頭也紛紛跟進,通過香港市場給自己多加一層保險。
所謂的第二上市,就是在保留美股地位的同時,再在香港掛牌。
對于赴港上市,香港也早就在2018年就改革了上市制度,靠著國際化的金融規則、政策支持和地緣優勢,成了中企抵御外部風險的首選避風港。
因為這樣既能分散風險,又能吸引更多投資者。相比雙重主要上市,第二上市流程更簡單,而且兩地股份可以自由轉換,避免了價差問題。
因此現在頭部中概股里,只有拼多多等少數企業還沒登陸港股,并且其中就有很多企業已經在未雨綢繆,籌備二次上市了。
美國雖然現在在揮舞退市大棒,但真要全面驅逐中概股,還是存在很多阻礙的。
首先是,美國資本市場一直以開放和法治著稱,如果強行摘牌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優質企業,美國本土投資者自己也會虧錢,甚至可能引發集體訴訟,市場信心也會動搖。
其次,中概股和美國金融體系已經深度綁定,近萬億美元市值要是突然蒸發,可能引發全球資本市場的連鎖反應,美股自己也受不了。
而且,中國企業的還留有很多張底牌。比如通過港股雙重上市、私有化回A等方式,中概股對美股的依賴已經大幅降低。即便部分企業被迫退市,香港、上海這些市場也能接得住。就像中石油當年從美股退市,不僅沒受影響,反而推動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
那么在這場博弈中,普通投資者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機會呢?
短期來看,若中概股回流香港,港股市場可能迎來擴容紅利。像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優質企業回歸,不僅能為港股注入活力,也讓境內投資者能夠獲得配置這些資產的機會。
而且現在的港股南下資金的占比已經較高,長線歐美外資大幅流出的壓力也低于以往,港股的低估值更是備受矚目,所以如果中概股摘牌回歸港股,正好能趕上港股市場的一場牛市。
尤其是在全球資本格局“東升西降”的背景下,中國資產的長期價值正在被重新發現。特別是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AI企業正在崛起,后續市場的估值潛力也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機遇。
因此,大家不必過度擔心中概股摘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中國資產的長期價值終將被資本認可。
總的來說,美國如果把資本市場當成武器,最后受傷的可能還是自己。
中概股作為中美經濟的紐帶,本質上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此刻,美國想用戰術性施壓試圖延緩中國科技崛起,而中國則通過市場擴容和制度升級搭建了防火墻。
歷史證明,資本總是逐利的,政治手段終究敵不過市場規律。當中概股在香港和A股扎下更深的根基時,美國或許才會發現,合作才是維系全球資本生態平衡的唯一出路。
今天就分享到這兒,覺得內容有用的朋友,記得點個關注和星標,也別忘轉發給身邊的小伙伴。記得聯系助理:Hlicai666,免費獲取最新財經資訊和資料
特別聲明:文章僅分享用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理性參考!
靜姐簡介:
全球百強金融學本碩 | 18年金融從業+投資實戰經驗
頂級外資機構高管+前券商投顧總監
富途證券10大財經博主| 新財富ETF收益率全省前茅
四大行特邀客座講師 | 獨創經濟周期??ETF輪動模型
歡迎點贊、轉發、在看給我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