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故城縣醫院宣傳科 2025年4月13日
4 月 11 日,故城縣醫院院長居艷梅、院黨總支委員兼磁共振室主任姜洪新和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療裝備發展促進工作委員會鄭軍副主任委員一行到訪浙江工業大學,與浙江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馮遠靜團隊,就 “擴散張量成像(DTI)技術與人工智能大數據模型的醫學應用” 展開深度合作洽談。
前沿技術交流:構建醫工融合新場景
馮遠靜院長對居艷梅院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系統介紹了浙江工業大學在腦機智能、大數據模型、醫學影像處理及嵌入式裝備自動化等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他指出,團隊近年來聚焦多模態醫學影像分析、腦腫瘤精準識別建模及術前神經導航技術,在人工智能與醫療技術交叉融合方面已形成技術儲備,期待通過與故城縣醫院的合作,推動 DTI 技術在臨床場景中的智能化升級。
臨床實踐分享:DTI 技術的診療價值凸顯
姜洪新主任結合醫院 DTI 技術研究室的實踐成果,詳細闡述了 DTI 在神經疾病診斷(如早期阿爾茨海默病、腦白質病變、小兒自閉癥、發育遲緩)及康復治療中的關鍵作用。他指出,通過 DTI 對腦白質纖維束的精準成像,醫院已實現對神經損傷患者的個體化評估,為制定精準康復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此次合作若能融入人工智能大數據模型,將進一步突破傳統影像分析的局限,提升復雜病例的診療效率。
合作愿景:從技術落地到生態共建
故城縣醫院院長居艷梅向浙江工業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馮遠靜贈予醫學領域相關著作,以象征雙方在醫工融合領域的知識互通與深度協作。
居艷梅院長強調,故城縣醫院始終以 “技術創新驅動醫療服務升級” 為目標,在 DTI 技術臨床應用中積累了豐富的病例數據和實踐經驗。她提出,希望依托浙江工業大學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優勢,構建 “DTI 影像數據 + AI 算法” 的深度融合平臺,通過對海量醫療數據的挖掘分析,實現疾病的早期預測、精準分型及治療方案優化,推動縣域醫院在神經疾病診療領域的能力提升。
未來規劃:多維合作開啟醫工協同新征程
雙方在洽談中達成多項共識:未來將圍繞科研項目聯合攻關、臨床數據共享機制、聯合實驗室建設及專業人才培養等方向展開合作。通過 “高校技術研發 — 醫院臨床驗證 — 成果轉化應用” 的全鏈條協同,推動醫學影像技術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助力解決神經疾病診療中的難點問題,為基層醫療服務注入科技動能,惠及更多患者。
此次洽談標志著雙方在 “醫工結合” 領域邁出重要一步,其合作成果有望為區域醫療技術創新提供可復制的范本,推動人工智能在精準醫療中的落地應用進入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