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都遇到了大風災害,一女子騎著電動車從一棵大樹旁邊經過,不料大風突然刮倒一旁的大樹,女子被大樹砸到正中頭部!
4月12日,安徽六安市金安區市街道附近,55歲的申某某騎著電動車行駛在道路上,就在經過一棵看似普通的行道樹時,一陣突如其來的大風襲來。
那棵大約有十幾年樹齡的大樹,根系由于某種原因顯得異常薄弱,在強風的作用下轟然倒下,不幸的是,它砸中了正在下方騎行的申某某。瞬間,血染紅了地面,電動車也倒在了一旁。
目睹這一切的路人迅速反應過來,報警電話很快撥出,救護車和消防隊員緊急趕到現場。盡管他們盡全力搶救,但申某某終因傷勢過重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一幕被目擊者拍攝下來并上傳至網絡,立即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當地街道部門隨后發布了一份聲明,對此次悲劇表達了深切哀悼,但對于事故責任及后續賠償問題則沒有過多提及。
有網友表示,遇到極端天氣的時候,能不要出門就盡量不要出門,安全是最重要的,希望逝者可以安息,大家經過這一教訓也能提高警惕。
網友表示,現在很多大樹都是移植的大樹,根須很短,這樣的樹是根本扛不住大風的,就連人站上去都搖搖欲墜,隨時會倒。
網友表示,從照片上來看著,這棵樹像是死樹或者是剛剛移植未存活的樹,連樹葉都是黃的,根莖也很淺,這樣的樹支撐就已經是個問題,根本無法抗風。
網友表示,這確實屬于是天災人禍,這樣的極端天氣連走路都可能摔死,遇到這樣的極端天氣大家一定要長個心眼,和樹的關系其實并不大。
人類在自然的面前是非常渺小的,遇到天災人禍,我們一定要盡量減少出門,什么都沒有自己的生命重要。
其實類似與這樣的事件已經不止一次上演了,2022年10月9日,北京昌平區,25歲的汪先生在騎電動三輪車經過中國石油大學西門外的非機動車道時,被一根從天而降的樹枝砸中。
他的頭、頸、背等部位受到重創,盡管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但經過12天的治療后,他還是不幸離世。
汪先生是家中的頂梁柱,如今汪先生去世,讓他的家人陷入了巨大的生活困境。汪先生的父親早在2012年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母親和年邁的爺爺奶奶。
母親身體虛弱,常年患病,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且需要依靠藥物維持生活。汪先生的妻子張某帶著與前夫所生的兒子,婚后一直與汪先生共同生活。
一家人的經濟來源幾乎全靠汪先生在外打工維持。如今,頂梁柱倒下了,這個家庭該如何繼續?
事故發生后,負責該區域樹木管理的綠化公司墊付了13萬余元的醫療費用。對于后續的賠償問題,雙方未能達成一致。
汪先生的母親和妻子將綠化公司告上法庭,索賠340余萬元。他們認為,汪先生的死與綠化公司對樹木疏于維護有直接關系。
面對指控綠化公司提出了自己的辯護,他們稱,事發當天北京遭遇了罕見的大風天氣,風力可能達到9至10級,這屬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
公司提交了日常養護記錄,證明他們對事發路段的樹木進行了定期管理和維護,并未發現蟲害或枯枝現象。
并且,汪先生駕駛的是電動三輪車,卻未按規定佩戴安全頭盔,且行駛在非機動車道上,自身也存在一定過錯。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首先明確了法律原則,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如果因樹木折斷、傾倒或果實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樹木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就需要承擔侵權責任。法院也考慮到了汪先生自身的過失,比如未佩戴頭盔等問題。
最終,法院作出判決,綠化公司作為樹木的管理者,未能充分履行其保障樹木安全的義務,應承擔主要責任。
而汪先生因未佩戴頭盔等行為,也需承擔部分責任。綜合考量后,法院判定綠化公司承擔70%的責任,賠償汪先生家屬共計134萬余元。
本以為是簡簡單單的一次出行,沒想到因為天災就與家人永遠的陰陽兩隔,希望以后大家都對官方發出的在災害預警提高防備之心,極端天氣下盡量不要出門。
希望類似的悲劇不要再次上演了。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