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績!美國陸軍有史以來最大的敗績”——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曾這樣不留情面,給予自家軍隊這樣定性。
彭老總更是在戰役結束后親自起草嘉獎令,并在最后親自寫上“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
事實上,這場戰役幾乎決定了戰爭勝利的基礎,那么到底是哪一場戰役,這場戰役又有什么特別之處?
關鍵的是,我軍在這場戰役中到底做了什么,才讓強大的美國人鎩羽而歸?
清川江戰役
清川江戰役,是38軍的成名之戰,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之中,最為關鍵的一次戰役。
事實上,在我軍決定抗美援朝的時候,沒有人認為中國人能夠在朝鮮戰場上做出多少不得了的戰績。
畢竟當時的狀況是,新中國不但經歷了二戰的摧殘,在二戰之后,還經歷了近四年的內戰,這樣的局面下,中國可謂一窮二白。
而另一面,美軍在二戰中雖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畢竟美國本土完全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
在二戰后,美國可謂一騎絕塵,在全世界范圍內根本沒有能夠與美國相提并論的國家,哪怕是強大的蘇聯在美國面前,也顯得有點不夠看。
正因為這個原因,在美國率領聯合國軍入朝作戰的時候,蘇聯作為唯一有實力與美國硬碰硬的國家,竟然選擇不作為。
想想看,連蘇聯都不敢貿然動手,又有誰會把咱們中國放在眼里。
但是對于我國來說,雖然硬實力確實不如美軍,但是戰斗意志層面,美國可就遠遠不如我國了。
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我軍面對的危險情形那可是數不勝數,無數艱難的時刻都熬過來了,又怎么會懼怕入朝作戰?
因此,到了清川江戰役的時候,我軍可是帶著一股勢不可擋的精氣神主動出擊。
這場戰役的關鍵點在哪里呢?
其實就是美軍南撤的關鍵點,三所里。
如果能夠拿下三所里,那么美軍就喪失了向南撤退的通道。
別小看這條通道,如果不能從三所里撤退,美軍就只能向西繞道而行。
繞道的這條路雖然也能走,但是速度就要慢得多,這就使得美軍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更為關鍵的是,美軍當時攜帶著大量的輜重,尤其是重型裝備非常多,如果不能從三所里快速撤退,這些重型裝備不但很難發揮作用,還會極大的拖慢行軍的速度。
然而對于志愿軍來說,想要突破美軍封鎖,快速占據三所里,同樣也不輕松。
一來,當時,志愿軍距離三所里很遠,有七八十公里的距離,另一方面,美軍為了保證主力部隊的安全,在三所里之前部署了大量軍隊防守,力保此處不失。
所以,接到任務的38軍就壓力巨大了,如何能夠在最快的時間里到達三所里,并且突破美軍防線,就成了當時非常大的挑戰。
事實上,這場戰役,不但美國人不信志愿軍能取得勝利,就是在國際上,所有關注這場戰役的人們看來,這場戰役,志愿軍毫無勝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這場戰役發生的時候,志愿軍才剛剛入朝作戰一個月,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雖然志愿軍取得了一些小規模戰役的勝利,但還遠沒有到達左右局勢的地步。
尤其是38軍在熙川執行任務的時候,還因為情報誤傳的問題,導致貽誤戰機,使得彭老總非常生氣。
所以到了清川江戰役期間,38軍上下,那都是憋著一口氣的。
一來,不能讓貽誤戰機這種事情發生兩次,二來,也必須讓美國人看到志愿軍的實力。
所以,在二次戰役的時候,38軍打的非常強硬和主動,在麥克阿瑟不留意的情況下,緊緊的抓住機會占領德川。
雖然38軍打出了氣勢,但42軍卻因為迂回作戰,跟美軍陷入了纏斗,如果繼續纏斗下去,勝負難料。
為了能夠取得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38軍就必須要支援42軍,而硬碰硬顯然不是取勝的法寶,只有切斷美軍的退路,把美軍包圍起來,才能對美軍形成絕對壓制。
因此,遠在德川的38軍,就必須在最快的時間里趕到70多公里外的三所里。
要知道,此前38軍可是被彭老總怒批為鼠將,如果在這次的奔襲中再沒有成績,那38軍可就真的沒辦法抬頭了。
所以,軍長梁興初下了死命令,就算是爬也要爬到三所里。
想要合圍美軍,留給38軍的時間可不是無限多,如果美軍選擇撤退,只要過了三所里,那么不管是38軍還是42軍就只能看著人家逃之夭夭,毫無辦法。
38軍只有1天的時間,再晚就來不及了。
可是一天的時間,步軍想要跑完70多公里的路程都很費勁,何況這路上還有重重阻礙。
但軍令如山,留給38軍的選擇不多,也沒有其他選擇。
因此,38軍選擇全速奔襲,在路上,如果遇到敵軍,一定不可戀戰,要盡快脫離戰斗狀態,不能影響行軍速度。
這70多公里的路程幾乎全部是山路,更可怕的是,當時朝鮮正處于零下三十多度的極端低溫,這樣的環境下,行軍是非常困難的。
而且,美軍對志愿軍的動向也有所了解,因此,在路上,以逸待勞,設置了重重關卡。
在這一路上,38軍面對了敵軍整整四條防線。
面對敵人的瘋狂阻擊,38軍的將士戰斗非常勇猛,對于人數不多的敵人,幾乎是快速的取勝就脫離戰斗;
對于大部隊,則會留下一個連至多兩個連去沖擊,剩余的部隊,則干脆繞開對手全速前進。
這樣的戰法,完全出乎了美軍和韓軍的意料,他們完全沒想到38軍不但勇猛,而且還如此靈活。
因此,到了深夜,38軍的將士已經幾乎到達了這70多公里路程的最高峰,長安峰。
站在長安峰上,完全都可以用肉眼俯瞰三所里。
眼看38軍的將士根本攔不住,美軍大感意外,因為他們萬萬沒想到,幾十公里的路程,就算是兩手空空的跑,也不至于這么快;
更何況,冒夜前行,極端寒冷,而且志愿軍士兵人人都還背負著至少十幾公斤的裝備,再加上美軍和韓軍的四道防線。
在這樣極端的狀況下,美軍根本就想象不到志愿軍是怎么出現在長安峰的。
而等到美軍偵察到這個情況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此時此刻,美軍的主力部隊還在與42軍纏斗,根本來不及回防。
所以到了11月28日的上午7時,38軍的前鋒部隊就真的到達了三所里。
14小時的急行軍,什么概念?
這是整整72公里的路程,38軍幾乎是像飛過來一樣,僅僅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就率先到達三所里。
等到美軍的騎兵團回防部隊趕來的時候,志愿軍的陣地都修筑完成了。
因此,在回防部隊到達三所里的時候,不但沒能取得什么優勢,反而還被38軍迎頭痛擊。
這讓美軍的騎兵團大吃一驚。
此刻,三所里的防御工事修筑完成,就意味著即便是美軍主力部隊回來,這里也絕不會輕而易舉地被拿下,更何況,前方還有42軍協同作戰。
無奈之下,美軍主力只得放棄三所里,為了避免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局面,只得向西撤退,再轉向南。
正因為這一轉,使得10萬美軍主力陷入了腹背受敵的狀態。
不但在撤退的過程中,被38軍擊斃了一萬多人,而且還被擊毀了1500多輛汽車和200多門火炮,精銳的第二師幾乎失去了戰斗能力。
這一仗,不但志愿軍打出了軍威,也讓美軍意識到,志愿軍可不是可以隨意拿捏的,面對這樣的志愿軍,美軍只能嘆一口氣,誰能贏得了這樣的軍隊呢?
【免責聲明】:本文創作宗旨是傳播正能量,杜絕任何低俗或違規內容。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私信及時聯系我們(評論區有時看不到),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