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企業做ERP系統培訓時,實施顧問最關注的往往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怎么讓普通員工聽懂系統背后的邏輯。新系統上線后,各部門原本的工作方式都需要相應調整,如何讓業務人員快速理解新的工作模式,那就需要在技術語言與業務語言之間開發“接口”,在系統功能和實際業務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
一、針對專業知識的溝通策略
DeepSeek輸出:“就像給每個批次裝上追蹤器,系統會自動:
1)在發貨時優先調取臨期批次(原需翻查紙質記錄)
2)發現質檢異常的批次時,實時凍結所有相關庫存(原需電話通知各部門)”
場景一、從差異點切入
傳統做法:手工記錄批次信息 → Excel臺賬管理
系統帶來的改變:
1、自動關聯質檢報告與庫存狀態(原需跨部門核對)
2、近效期批次自動預警(原靠人工定期盤點)
DeepSeek優化建議
向DeepSeek提問:請說明系統批次管理相比手工臺賬的核心差異(聽眾是十年經驗的倉管員,熟悉紙質貨位卡)
場景二、用流程優化替代功能講解
案例:動態安全庫存設置
傳統培訓方式:講解安全庫存公式:安全庫存 = 最大日耗量 × 最長補貨周期
DeepSeek優化建議
向DeepSeek提問:某化工企業需應對原料價格波動,需要向員工解釋動態安全庫存的價值 ,避免使用數學公式
DeepSeek輸出:
「系統會根據市場行情動態調整:
? 當原料價格走低時,自動提高安全庫存(提前囤貨);
? 當價格波動劇烈時,縮短補貨周期(減少資金占用);
? 這比固定值策略每年可節省3%-5%庫存成本?!?br/>
二、匹配業務痛點的場景化表達
場景一、針對系統強制的規范化操作
沖突場景:
老倉管員習慣"先入庫后補單據",但系統要求必須憑證入庫
這時,我們可以借助DeepSeek結合案例進行溝通
向DeepSeek提問:請解釋系統強制要求入庫憑證的價值 ,需要結合倉管員熟悉的物料錯放案例
DeepSeek輸出:“去年6月因手工記錄延遲,導致X物料被重復采購(損失5.2萬元)。系統強制要求就像裝上了紅外感應門——沒掃描入庫單,貨物就無法進入庫區,從根本上杜絕此類問題?!?/p>
場景二、揭示隱性管理成本
場景:庫位管理系統
傳統認知:“我們靠經驗擺放貨物,不需要系統指揮”
借助DeepSeek生成數據化的溝通案例
在DeepSeek輸入:借助領料單數據,表現因庫位不合理導致的行走時間損耗
DeepSeek輸出:系統推薦庫位方案可使:高頻領取物料移動距離縮短60%,日均節省搬運工時3.7小時(相當于每年減少328公里無效行走)
在AI重構協作方式的今天,技術人的核心能力正在從"寫代碼"向"講故事"遷移。AI工具不是要取代專業思維,而是架起連接不同認知維度的彩虹橋。當技術語言能穿透組織壁壘,當復雜邏輯可被直觀感知,IT人將進化為"價值傳遞者"。
關于SAP合作伙伴-工博科技
廣州工博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坐擁華南理工大學研發中心,為SAP官方認證金牌伙伴,同時也是SAP全球認證“GROW with SAP”合作伙伴。公司以碩士博士為核心組成的咨詢團隊,扎根中國SAP及IT咨詢服務行業超15年歷史,在廣州、東莞、深圳、北京、上海均設有服務機構,服務1000+家不同行業規模的企業客戶。在大量行業實踐基礎上,工博以SAP+自研產品體系形成了電子高科技、汽車零部件、印刷包裝、醫療器械、化工、環保等行業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