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日前批準了一項與中國的協議,將在兩國之間共同建設一條新的跨境鐵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之際,蒙古國希望與南部鄰國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系。這條19.5公里長的鐵路將使蒙古國增加對中國的煤炭出口。該項目的建設曾被擱置了十多年,但最近幾個月獲得了新的推進動力。報道稱,與中國的政府間協議是“(政府)議程上的首要項目之一”。
中蒙邊境鐵路項目(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項目曾經被擱置了十多年,直到最近才有了實質性進展。蒙古國第一副總理岡圖木爾透露,對蒙古國而言,這項協議是政府工作議程中的“首要事項之一”。事實上,對于這一鐵路項目的討論,可以追溯到2004年。然而,由于蒙古國內鐵路行業的發展相對滯后,加之對鐵路日常運營存在一些“誤解”,項目曾多次被推遲。從2008年以來,經過長達17年的60多輪談判,蒙古國政府提出了45項決議,項目才最終獲得通過并得以推進。
此外,蒙古國長期推行的“第三鄰國”戰略也對中蒙跨境鐵路項目產生了嚴重的干擾。“第三鄰國”戰略的核心是蒙古國試圖在中俄兩大鄰國之外,尋求與其他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建立更緊密的政治、經濟和軍事聯系,以平衡自身的地緣政治地位。在這種戰略的影響下,蒙古國在對待與中國的合作項目時,往往會受到外部勢力的干擾和影響。一些西方國家出于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向蒙古國施加壓力,試圖阻止中蒙跨境鐵路的建設。
在特朗普上臺后,世界貿易環境可以說是已經被他攪成一灘渾水。在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形勢下,蒙方“第三鄰國”的戰略的泡影已經逐漸破滅。這個時候能加強與中國之間的合作,蒙古國的選擇是正確的。長期以來中國都秉持著和平、公正的合作理念,通過參與中蒙跨境鐵路建設,蒙方也能加強自身的基建能力,同時也能更好的融入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屆時,即使面對外部沖擊,蒙方也能有面對的能力。
中蒙邊境鐵路項目(資料圖)
面對關稅戰帶來的經濟壓力,蒙古國加快建設中蒙跨境鐵路。這項舉動不僅僅是建鐵路,更是蒙古國在政治和經濟利益之間仔細衡量,重新考慮未來發展方向的體現。中蒙跨境鐵路的出現,是地緣政治競爭、經濟利益驅動以及雙方都想實現共贏的多重因素交織在一起的復雜結果。它預示著地區合作的新開始,也讓我們能夠用新的角度來理解現在的世界格局。中蒙跨境鐵路對中國來說,戰略意義重大。
一旦通車,將大幅提升蒙古煤炭運輸效率與出口規模。蒙古煤炭儲量豐富,且與中國接壤,邊境線長,運輸距離短,極大降低運輸成本與風險。相比澳大利亞煤炭需漫長海運,易受國際局勢、海洋天氣影響,蒙古煤炭經跨境鐵路可直入中國市場,運輸穩定性和及時性更有保障。從戰略層面看,蒙古跨境鐵路助力中國構建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當其他供應渠道受限,蒙古煤炭能及時補缺,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筑牢能源安全防線。
中蒙邊境鐵路項目(資料圖)
此前,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奧云額爾登在致辭中表示,75年來,中國快速發展,如今已成為對世界的和平穩定、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國家。“我們兩國間的傳統友好關系,已成為國際和地區鄰國關系的典范。”奧云額爾登說。奧云額爾登表示,2023年蒙中雙邊貿易額達170億美元,這是雙方積極合作取得的成就。他祝愿蒙中兩國友好關系與合作蒸蒸日上、蓬勃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