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網報道,現實讓蒙古深刻認識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重要性。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拓展穩定的貿易通道,成為蒙古國應對外部風險的重要舉措。隨著甘—嘎鐵路項目的實施,中蒙將繼續開通滿都拉—杭吉、策克—西伯庫倫、珠恩嘎達布其—畢其格圖等跨境鐵路項目,助力蒙古完成“三縱一橫”鐵路網絡目標,并實現與中國、俄羅斯兩國鐵路網的更好聯通??梢灶A見,隨著中蒙經貿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未來,兩國間將開啟更多“致富路”。
蒙古總理奧云額爾登(資料圖)
在歐亞石油天然氣論壇間隙,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對媒體說:“天然氣管道第二條線路正在探討當中,已經達成了一致,就是說,項目會落地。關鍵是走哪條線。”張漢暉指出,其中一條路線方案是修建一條通過蒙古國的天然氣管道,第二條則不需要過境蒙古。
蒙古科學院院長索德諾姆桑布·登貝爾勒表示,蒙古國與中俄沒有任何矛盾。然而,蒙古國這個時候表態,恐怕已經“趕不上趟”。我國改道“西伯利亞力量-2”項目天然氣管道有三大原因,首先,蒙古近年頻繁向美日等域外國家示好,試圖通過“第三鄰國”策略對沖中俄影響力。其次,繞開蒙古國,也符合我國的戰略安全考量。最后,繞過蒙古國可節省過境費用,有利于我國降低天然氣進口成本。
彭博社援引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的話報道:“蒙古國政府還計劃堅持與中國和俄羅斯就‘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開展三方談判,該大型天然氣管道項目因價格談判陷入僵局。如果能夠達成協議,蒙古國有意繼續推進?!薄拔鞑麃喠α?2”是俄羅斯經蒙古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項目,設計年輸送能力達50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公司2020年啟動該項目的可行性評估。2022年初啟動“東方聯盟”輸氣管道的勘測和設計工作。該管道將穿越蒙古境內,并將作為“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延續。
管道鋪設(資料圖)
當前,處于對能源安全和能源貿易的多重考慮,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已經逐漸邁入頂峰階段,受制于俄烏沖突的影響,歐洲國家對俄能源脫鉤已是板上釘釘,俄羅斯因歐洲市場萎縮,急需擴大對華出口??梢灶A見的是,中俄能源合作的規模還會繼續擴大,因此擴建擴容中俄油氣輸送通道勢在必行。而我國的能源需求量在逐年上升,3年前俄羅斯已經超越沙特成為我國最大的能源供應伙伴,中國進口天然氣約40%來自俄羅斯,盡管我國仍然堅持多元化的能源貿易道路,避免依賴單一國家。
中國大使的這番話背后,是中國在能源外交上日益自信從容的態度。實際上,中國早已與卡塔爾簽訂了長達27年的天然氣供應合同,同時還積極拓展與中亞、中東、非洲等多地區的能源合作。這為中國在與任何單一能源供應國談判時都提供了充足底氣。這種底氣不僅來自多元化的供應渠道,更源于中國對自身能源需求的清醒認識。中國不再是那個來者不拒的能源市場,而是能夠精打細算、權衡利弊的理性買家。當俄羅斯試圖以能源為籌碼綁定中國時,卻發現中國已經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
蒙古國(資料圖)
從壓力閥門到智能控制系統,中俄能源合作正從“買賣關系”轉向“技術共研”——正在籌建的能源技術聯合創新中心,擺明車馬要啃下極地管道焊接、超低溫材料這些硬骨頭。這種轉變比多修兩條管道更有殺傷力,它意味著未來全球能源規則的制定,中國有了叫板的籌碼。表面看是“西伯利亞力量2號”卡殼,深層卻是中國對能源安全的重新定義——從“保供應”轉向“控節奏”,從“被動接收”變成“主動塑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