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縣域經濟網訊 近日,焦作仲裁委員會收到一起醫療糾紛案件的申請,仲裁庭秉持“便民高效”的原則,通過上門服務、流動庭審等舉措,僅用一周時間便成功促成醫患雙方達成和解,化解了這起歷時多年的糾紛,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
2020年,患者趙某因頸椎病在某醫院接受手術治療,術后因醫療過錯導致四級傷殘。趙某認為醫院存在責任,要求賠償,但院方堅持認為診療行為符合規范,雙方多次協商未果,矛盾逐漸升級。
趙某因術后行動困難,難以參與常規仲裁程序;而院方則強調需在保障醫療行業規范的前提下解決爭議。雙方分歧的核心,在于對“醫療過錯”的界定及賠償標準的認知差異——趙某渴望得到實質性的補償與撫慰,而醫院更關注行業規范與執業尊嚴的維護。
焦作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后,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工作人員主動前往趙某住所送達文書,講解法律程序,并將開庭地點設在醫院,組建臨時開庭場所,減輕當事人奔波負擔。仲裁庭審中,仲裁員丁云霄以“專業分析+情感疏導”方式,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明晰責任與權益。最終,在仲裁員的耐心協調下,雙方就賠償方案達成一致,醫院認可調解結果并承諾履行,趙某權益得到保障,實現了“案結事了”,不僅維護了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更對優化醫療行業法治環境、構建互信關系具有積極意義。
此次調解是焦作仲裁踐行“為民服務”理念的縮影。近年來,焦作仲裁通過“預防為主、調解優先”機制,將仲裁服務延伸至基層一線,以“速度+溫度”破解程序壁壘,助力矛盾糾紛源頭化解。下一步,焦作仲裁委員會將繼續創新便民舉措,深化專業化調解服務,為營造公平公正、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法治力量。 (焦作市司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