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2025年《法治藍皮書》發布會,會上發布了《中國司法透明度報告(2024)》,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在50家中級人民法院中排名第3位,連續第十年在中國司法透明度排名中位居全國前列。
司法公開是法治社會的基石,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強人民群眾認同感、獲得感、幸福感的有效舉措。近年來,吉林中院始終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樹公信”的工作理念,不斷構建完善“全流程、全方位、全融合”的陽光司法機制,讓透明成為司法的標配、讓公信成為司法的名片,以陽光司法筑牢社會公平正義的防線。
多措并舉——全方位拓展司法公開
吉林中院以新時代法治發展為契機,以數字技術為引擎,依托智慧法院建設,持續推動司法公開從“量變”到“質變”躍升。利用“VR庭審”、網上訴訟服務平臺、文書公開“雙平臺”機制等措施精準公開、推送審判流程信息,使“真公開、促互信”成為基礎、使“少跑腿、多知情”成為常態;通過及時公開院庭長辦案、“四類案件”監管、“三個規定”執行情況,建立全流程案件監督制約體系,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嚴格落實執行立案前督執工作,加強答疑釋明,提高服判息訴占比,啟用執行立案登記事務“一站式”辦理,促進案件自動履行。多年來,吉林中院依托智能化、高效化訴訟服務,實現線下、網上訴訟服務職能全覆蓋,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提高了訴訟服務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有效提升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滿意度。
放眼全局——全融合開展司法服務
吉林中院以“廣開門、勤納諫”的大局視角,積極加強與人大代表的溝通聯絡工作,邀請人大代表到院觀摩調研,傾聽人民群眾呼聲,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助推吉林地區審判執行工作邁上新臺階。深入推進法治副校長、“憲法宣傳日”等普法宣傳活動,邀請學生代表走進法院,“沉浸式”學習法律知識,“零距離”感受法治文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法治意識根植于學生心中,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堅持“抓前端、治未病”,推進“法院+N”的多元化解紛機制建設,及時發布先行調解典型工作案例,發揮基層“法官說法工作點”和“百姓說事點”調處解紛作用,持續推進矛盾糾紛“一體化”解決和源頭化解,營造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巨細無遺——全流程保障公開質效
吉林中院在裁判文書公開中采取全市法院裁判文書上網提級管理方式,對生效裁判文書的上網情況進行全程動態監管。運用“法答網”、“人民法院案例庫”指導提升裁判文書質量,將司法為民價值理念深入應用到裁判文書釋法說理中。加強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制定權責清單,對各類法律文書進行質量把關,既實現對審判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又實現有序放權和有效監管的有機統一,確保嚴格公正司法。在庭審公開中全面啟用畫面模糊、AI消音等隱私保護措施,落實庭審活動突發事件處置流程,規范庭審流程標準化運行,有力推進庭審活動規范開展。
吉林中院將秉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理念,全面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大局觀,不斷深化司法公開,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認同感和滿意度,做到以透明促公正,以陽光促公信。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薈羽
圖片來源: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
責編 姜岸松
二審 丁美佳
終審 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