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阿根廷央行發布公告報道,阿根廷已與中國人民銀行達成協議,雙方同意將總額350億元人民幣(約合50億美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中已激活部分延期12個月。公告指出,該筆款項原定于2025年6月到期,此次續簽后將延至2026年年中。此舉有助于阿根廷平穩過渡到一個穩定、可持續的貨幣和匯率體系,以應對當下外部資本流動的嚴峻挑戰。
美聯社稱,這緩解了阿根廷日益減少的外匯儲備的一些壓力,并凸顯了中阿伙伴關系的戰略重要性。彭博社則提到,這一續簽聲明發布的時機,至關重要。聲明發布的幾天后,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預計將訪問阿根廷并與總統米萊舉行會晤。彭博社還提及,最近幾周,特朗普關稅挑起的貿易戰,震動全球市場。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官員還對中阿本幣交換協議發難,試圖施壓阿根廷終止協議。
阿根廷總統米萊(資料圖)
美國一邊要求阿根廷“疏遠中國”,一邊卻無法提供替代方案。盡管米萊與特朗普私交甚密,曾被稱為“阿根廷版特朗普”。但面對國內經濟困境,他不得不權衡“意識形態”與“國家利益”。近期米萊政府派經濟部長赴美游說,卻遭美方冷遇,連IMF貸款都未獲明確承諾。相比之下,中國從未將合作與政治條件捆綁。這種反差讓阿根廷輿論清醒認識到:美國的“支持”充滿算計,而中國的合作至少提供了喘息空間,是實打實的幫助。
在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訪問阿根廷之前,阿根廷政府與中國火速續簽了18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額度。在此之前,中國外交部也對特朗普政府發表的有關中阿貨幣互換協議的言論作出了回應,外交部表示,中阿貨幣互換協議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該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干擾。現在阿根廷簽署了這個貨幣互換協議之后,阿根廷便能用人民幣兌換美元來償還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特朗普政府對于阿根廷的收割計劃就將徹底落空。
阿根廷總統米萊(資料圖)
在巴拿馬之后,美國繼續將黑手伸向拉美地區,妄圖遏制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據港媒《南華早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威脅停止支持阿根廷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的貸款申請,以此脅迫阿根廷總統米萊終止與中國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并與中方“保持距離”。執行主席帕特里西奧·吉烏斯托一直積極倡導加強中阿兩國關系。他指出,考慮放棄與中國的貨幣互換協議,對于阿根廷而言毫無道理,因為無論是IMF,還是美國,都不會愿意為阿根廷提供同等的資金流動性支持。
考慮到幾天之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就將出訪阿根廷并與米萊舉行會晤。有分析指出,阿根廷選在這個時間點同中方簽署本幣互換協議,相當于給了美方一個“下馬威”,讓美方明白中阿關系不會因為外部施壓而發生改變。畢竟美國跟國幣貨幣基金組織都不會為阿根廷提供同等的資金流動性支持。因此,不管是出于發展國內經濟的考慮,還是為了穩定外匯,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阿根廷政府都有必要跟中國搞好關系,借助中國企業跟中國市場,帶動本國經濟的穩步發展。
特朗普(資料圖)
拉美國家通過觀察阿根廷的例子,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在國際舞臺上,盲目追隨美國的腳步已不再是唯一選項。只有獨立自主地開展對外合作,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和發展。因此,隨著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紛紛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美國在南美洲的“后院”已經不再穩固。對于美國來說,如果繼續沿用過去的霸權手段干涉南美國家內政,遏制其他國家的成長,最終只會被南美國家所拒絕,其影響力也將進一步加速消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