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曾思雨)“我們這兒的年輕人基本都外出務工了,留守的大多是空巢老人,還有小孩兒。老年人年紀大、思想也保守,搞產業難;小孩兒就更別說了,都還是上學的‘碎娃娃’呢,沒年輕人來接班,工作開展難啊?!闭f起各個村里的狀況,村干部們都深感無奈。村“兩委”班子是農村工作的具體實踐者、組織者和推動者,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無疑是一片可以讓年輕人大展拳腳的廣闊空間。然而農村“空心化”趨勢日漸凸顯。如何保留鄉村活力、激活干部隊伍,成為呂河鎮亟待解決的一道難題。
精心“播種”,讓“好苗子”根系扎根鄉土。為了改變村干部隊伍“無苗可育”的現狀,旬陽市呂河鎮開展了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儲備行動,按照“缺什么樣的人、著力選什么人、培育什么人”原則,形成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意向人選名單。外出的年輕人有的在外創業、有的異地經商,他們學歷高、腦瓜活、見識廣、思想新,一旦返鄉,都是帶頭致富的“好苗子”。因此,呂河鎮打破地域、身份、行業等重重限制,廣選嚴篩,深挖村干部后備“蓄水池”,從現任村“兩委”班子成員中納入一批、從村內各類能人中推薦一批、從本鄉本土大中專畢業生中物色一批、從在外優秀人才中引回一批,將60余名農村致富能手、外出經商返鄉人員、退役軍人、本土大學畢業生等有意愿參與農村工作的優秀人才納入重點培養對象,著力破解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引用留”難題。
悉心“育苗”,讓“好苗子”激活抗逆基因?!霸鄞謇镎剡吔缂m紛是最多的。地就是農民的天,所以無論是多小一塊地,村干部都要公平公正處置?!痹谡{解村民糾紛的現場,敖院村支書孫志強向后備力量年輕人傳授工作經驗。呂河鎮按照“一對一”幫帶思路,安排村干部與后備力量結對子,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歷練心智、磨煉能力,切實把“后備力量”中的每一員,都變成基層工作中拉得出、跟得上、干得好的精兵強將。“村里人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咱們凡事以調和為主,把雙方叫到一處聊聊天,聽聽訴求,再提出調解方案;如果實在是鬧得不可開交,就把他們帶到村委會,用召開毛公山茶話會的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調解完這一戶,孫志強又帶著年輕人趕往下一戶,在一個個案例中把先進思想、工作方法、實踐經驗等面對面傳授給幫帶對象,切實增強“好苗子”的抗逆基因。
暖心“護苗”,讓“好苗子”日漸枝繁葉茂。育苗不僅得灌溉施肥,還需要剪枝養護。呂河鎮緊貼農村工作需求,打造“理論學習+專題培訓+技能提升”干部培育體系。由村黨組織書記定期領學理論政策、黨紀法規,從政治上幫、思想上帶、經驗上傳、方法上教,為后備干部“鑄魂補鈣”;鎮黨委定期組織專題培訓,邀請業務骨干講課,設置農業產業政策解讀、黨建引領農村陋習專項治理、農作物種植方法講解等實用性課程,促進干部熟悉業務、提高工作能力,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種植養殖技術、機械操作等領域鼓勵年輕人學習掌握各類實用技能、考取職業證書,實現后備干部力量能力素質提升全覆蓋、再提升。并且每年要求后備力量堅持向村級黨組織匯報工作開展情況,按照“能進能出、動態調整”原則,對符合標準的繼續培養,對思想松懈、工作不力的及時動態調整,確保整體活力。
加強村黨組織干部隊伍建設,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固本強基的重要抓手。呂河鎮以構建“兩親”群眾關系為基礎,從“播種”“育苗”“護苗”三方面入手,全方位充實村黨組織后備干部隊伍力量,解決了村黨組織隊伍后備力量短缺及年齡、學歷結構有待優化等問題,為推進“三色三帶”實施和美鄉村三年行動計劃和“四區四小鎮”建設規劃切實強化“人才儲備庫”,不斷育肥、夯實鄉村土地地基,讓干部“苗子”茁壯成長。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