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國家發展改革委 、 國家能源局 聯合發布 《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 2025—2027 年)》 ,夯實煤電兜底保障作用,積極推進煤電轉型升級。《方案》明確了新一代煤電升級的基本前提、核心目標、重要方向和重要支撐。
《方案》指出, 煤電長期以來在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方面發揮了 “ 頂梁柱 ” 和 “ 壓艙石 ” 作用。我國煤電裝機以不到40%的裝機占比、提供了約60%的發電量、70%的頂峰能力和接近80%的調節能力,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下降90%以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
因此,安全可靠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基本前提。煤電機組在保供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兜底保障作用,《方案》在安全可靠指標方面重點考慮保供期申報出力達標率、保供期非計劃停運次數等2項評價指標。
高效調節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核心目標。新一代煤電的高效調節目標,除深度調峰最小出力和供電煤耗外,首次增加并明確了低負荷煤耗攀升幅度、負荷變化速率、一次調頻、啟停調峰4項指標要求。低負荷煤耗攀升幅度用于衡量機組寬負荷運行能效水平,是新型電力系統下煤電機組頻繁參與深度調峰場景下對機組能效的必然要求和發展趨勢;負荷變化速率響應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需求,按機組在不同負荷運行水平下的客觀差異進行區分;一次調頻能力是煤電機組重要涉網性能,結合煤電機組在深度調峰期間一次調頻能力下降的客觀實際,鼓勵廣大煤電機組通過自身調節或輔助調節方式提升機組一次調頻能力。
清潔降碳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重要方向。《方案》對現役機組、新建機組和新一代煤電試點示范提出了差異化的碳減排實施標準。《方案》不強制要求所有機組實施低碳化改造建設,試點示范明確了度電碳排放強度的量化指標要求,積極推進現役機組實施低碳化改造,且新建機組應重點研究預留低碳化改造條件、鼓勵具備條件的同步實施低碳化建設。
智能運行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重要支撐。《方案》提出了新一代煤電應重點聚焦智能控制、智能運維、智能決策等3個評價指標。其中,智能控制要求煤電機組強化負荷調節的自動化性能,提升自動控制的精準度并減少人工干預;智能運維要求提升機組運行智能化水平,強化安全監測、風險預警和壽命管理;智能決策是適應電力市場交易機制的重要能力,通過提升機組在市場化運行中的科學決策能力來降本增效。
《方案》提出,將加大改造建設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燃煤發電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暢通“投融管退”渠道,促進投資良性循環。
同時,對于新建的新一代煤電試點示范項目,所需煤電規模由國家能源局在國家依據總量控制制定的煤電規劃建設規模內優先安排。支持現役煤電改造升級機組、新建機組和新一代煤電試點示范機組與新能源實施聯營,鼓勵聯營的新能源項目優先并網。
以下為《方案》原文:(附原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