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記者從市國資委獲悉,一季度,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500余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50億元,其中圍繞人工智能、軌道交通和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42.7億元。
一季度,成都市屬國企抓改革促發展,在惠民生、促消費、布局新賽道和金融創新方面持續刷新項目建設“進度條”,交出亮眼“成績單”。
服務民生需求:
三環路到國際商貿城將僅需6分鐘
近日,記者注意到,益州大道站所在的30號線一期全線24座車站已全部封頂,全線已洞通軌通。成都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一季度,成都軌道集團順利實現81座車站封頂,安全運送乘客5.24億人次,TOD新增開工面積近10萬平方米。”
成都交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城市地標火車北站迎來擴能改造配套樞紐工程北側站房主體及屋面鋼結構完成等新進展。未來,火車北站將深度融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絡,成為集城際高鐵、市域快鐵、地鐵及城市公交于一體的立體交叉零換乘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成都站擴能改造配套工程效果圖
三環路到國際商貿城將僅需6分鐘——新開工的天府大道北延線(三環路至圍城路段工程)二標段,由成都城投集團所屬城投基礎公司負責建設管理,建成后市民出行效能提升。
農業方面,一季度,成都益民集團下屬成都市農資公司與東部新區高明鎮人民政府共建的“為農服務中心”正式揭牌運營,探索出了農資服務新模式,首創“農資直通車”機制。同時,集團下屬成都種業集團與四川農業大學聯合選育出的櫻桃新品種通過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成為國內首個以原產于我國的特色櫻桃為材料雜交育種選育的櫻桃新品種。
場景賦能消費:
夜游錦江一季度接待游客95萬人次
創新市場供給,激發消費新活力。成都文旅集團舉辦了第54屆成都國際熊貓燈會,累計接待游客近60萬人次,全網曝光量超1億次。夜游錦江第一季度接待游客95萬人次,實現營收900萬元,境外游客接待2.85萬人次,占比3%。
▲第54屆成都國際熊貓燈會主入口及“花重錦官城”區域
該集團一季度“開門紅”成色十足:1-3月,已累計完成投資2.39億元,超時序計劃進度4.17%。扎實推進寬窄巷子二期、東華門遺址、錦江公園等4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此外,還建立了成都國企人才綜合服務平臺。
布局新興產業:
搶灘低空經濟新藍海
成都設計咨詢集團所屬市市政交通院中標“金堂縣‘十五五’‘低空+’新賽道促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路徑和舉措研究”項目,為金堂縣未來五年低空經濟發展提供系統性規劃支持。
記者從成都傳媒集團了解到,集團投資建設的白鷺灣數字新經濟科創園已順利通過竣工驗收,作為成都傳媒重點打造的三大項目之一,園區重點布局人工智能、5G+、電子信息、數字文創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年納稅總額1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5000個。
▲成都傳媒·白鷺灣科創園項目實景圖
成都產投集團一季度項目投資超5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推動一批高能級產業項目簽約落地,帶動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集團組建規模10億元基金,下屬功能區集團產業園區新增去化超8萬平方米,較2024年同期上漲1700%,引入自20家優質企業入駐產業園區。集團還實施金融“產品創新+場景深耕”模式,拓寬應用場景,一季度累計提供金融支持80億元,惠及1700余戶企業。
金融創新驅動:
國家科創協同發展母基金首次落地四川
一季度,成都農商銀行亮相成都網絡視聽產業園區推介會。作為推介會上唯一亮相的金融機構,銀行向參會企業全面展示了服務文創數字產業發展的金融實踐,針對文創、科創及產業園區企業等推出的特色金融服務和創新金融產品于現場強勢吸“睛”。
成都交子金控集團推動組建國家科創協同發展母基金落地四川。“成都交子中贏創新發展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是首支落地四川的國家科創協同發展母基金。同時,該基金也是中銀科創母基金中首只引入民營企業注資的基金,構建起“銀行資本+地方國資+民營資本”的創新合作模式。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王柳 蔡宇 供圖 受訪企業 編輯 曾雪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