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薯丸子
洲洲影視娛評
超過5000名粉絲擠滿街道,一場生日宴竟讓銅鑼灣交通癱瘓。
那么這位號稱“香港頂流”的姜濤是何許人也?為何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
01、“香港頂流”
4月12日凌晨,69歲的香港導演王晶突然在社交媒體發文:
“香港頂流?真沒發神經?求求你滾出娛樂圈啦!”
配圖是銅鑼灣街頭鋪天蓋地的姜濤生日應援廣告。
公交車身貼滿精修海報,商場巨屏循環播放其MV,粉絲舉著熒光棒在街頭高呼 “姜濤”,導致交通癱瘓。
王晶的這條社交動態瞬間引爆全網。
網友發現,王晶不僅用 “人肥歌雞舞賤”等侮辱性詞匯攻擊姜濤。
還特意配上其巔峰時期的瘦身舊照,暗諷其身材管理失控。
那么這個姜濤到底是何許人也?為何能讓王晶“氣憤”。
這個所謂“香港頂流”的他,是否真的是“頂流”。
其實1999年出生的姜濤,并非天生的“天選之子”。
17年,姜濤參加內地選秀《快樂男聲》,卻止步全國30強,評委毫不留情地指出其 “唱功一般”。
誰知道回到香港后,竟然上演了一場逆風翻盤。
18年,他報名參加ViuTV選秀《全民造星》。
當其他選手秀唱功時,姜濤另辟蹊徑,憑借魔性舞蹈和 “社交牛雜癥” 式互動,成功收割觀眾好感。
依靠獨特的 “反差感”,最終以斷層票數奪冠。
這讓不少觀眾都感到意外,要實力沒實力、顏值也不出眾,就這也能拿第一。
隨后,姜濤以男團MIRROR成員身份出道。
這個由12人組成的組合,一出道就迅速成為香港娛樂圈的 "造金機器"。
從出道后,MIRROR僅用三個月就舉辦首場演唱會,創下香港樂壇最快紀錄。
演唱會門票一路飆升,從680港幣炒到2.4萬港幣。
組合一年狂攬180個代言,商業價值直接碾壓傳統藝人。
不過這12個人里面最火的還是姜濤。
他發行的歌曲《好得太過份》播放量破億,主演的電影《巨星養成記》票房破億。
盡管演技被批 "表情僵硬",但依然拿下多部電影資源,還與劉德華、古巨基等前輩合作。
更魔幻的是,姜濤的影響力早已超越娛樂圈。
有一些極端粉絲還用其名字發行虛擬貨幣,最高炒到400美元。
就連他推薦的餐廳,都會被粉絲捧成 "姜濤嚴選必吃榜",引起一波追捧。
還有這次被炮轟的“生日應援”,4月30號是姜濤的生日,早在上個月粉絲們就開始了籌備。
從地鐵站到商場大屏,從電車車身到街角商鋪,姜濤的形象鋪天蓋地......
看現場的照片就知道粉絲有多少,這也不怪王晶發文炮轟。
不過令人尋味的是,在王晶發文不久后,他就刪除原帖后再度發文解釋:
"他沒錯,錯的是背后瘋狂的資本和師奶粉絲"。
02、資本打造
姜濤的爆紅絕非偶然,背后離不開資本推動,他的老板是香港首富李嘉誠之子李澤楷。
李澤楷通過旗下ViuTV打造《全民造星》,將姜濤等素人包裝成偶像,填補香港娛樂圈新生代斷層的空白。
當初的四大天王時代已經落幕,新生代卻無人接棒。
姜濤的“陽光鄰家男孩”形象,恰好填補了市場空白。
他開始被公司包裝成 “努力型素人”:“單親家庭出身、選秀失利后逆襲、舞臺上笨拙卻真誠。”
隨后公司不斷造勢,24小時跟拍綜藝、社交媒體短視頻不斷強化。
最終打造出來了一位“頂流姜濤”。
即便唱跳被批“業余”,但對比同輩,他已是“矮子里的將軍”。
姜濤的粉絲群體主要以香港中年女性(師奶)和青少年為主,這個年齡段的粉絲時間、精力上是最自由的。
他們能短時間內就可以將姜濤的歌曲《好得太過份》刷上Spotify全球榜第3位。
而聽過姜濤唱歌的人,對其真實水平心中有數。
公司出版的限定版專輯附贈“姜濤手寫卡片”,二手市場炒至5000港幣。
演唱會周邊熒光棒售價288港幣,成本卻不足20港幣。
不過還是有粉絲心甘情愿為其買單,根據數據統計粉絲年度應援消費超2億港幣。
這種 "出道即變現" 的模式,讓資本能在最短時間內回收成本。
不過在香港,姜濤是頂流。
在內地,他卻不如山東網紅“呱噪哥”姜濤出名。
網友調侃:“火不過羅湖關。”(羅湖口岸是中國連接香港的口岸)
參演的電影內地票房反響平平,身材發福、唱跳實力爭議,更讓他在內娛缺乏競爭力。
在資本的造勢下,姜濤似乎變成了“頂流”,可當流量褪去,他還能火多久?
03、未來是未知
姜濤能火多久還是個未知數,李澤楷試圖借ViuTV打開內地市場,但姜濤的“港式偶像”路線與內娛審美格格不入。
倘若無法突破地域限制,他的頂流地位恐怕只能局限于香港。
再加上瘋狂的粉絲群體,讓姜濤進軍內地也是困難重重。
姜濤粉絲成立"數據組"" 控評組 ",24小時監控社交媒體,對負面評論實施" 刷屏式舉報 "。
24年某素人因質疑姜濤假唱,被粉絲掛出照片及賬號,最終導致該素人關閉社交平臺。
當初主演的電影《巨星養成記》豆瓣評分僅3.2分,卻因粉絲 "包場應援" 票房破億。
早在選秀的時候,粉絲們就通過大量“非正常渠道”的方式為姜濤打投。
而姜濤本人實力也飽受爭議,劉德華62歲仍堅持真唱,姜濤卻被曝出演唱會“對口型”。
從《全民造星》時期的 “小鮮肉” 到如今略顯發福的 “肥姜”,外形變化也十分明顯。
粉絲的無限溺愛,長久以往惡性循環下去,說不定就會復刻“肖戰粉絲風波事件”。
結語
“用作品說話,而不僅僅是流量。”
資本造星、粉絲狂歡難以持久,想要長久發展,實力必不可少。
畢竟,資本能捧紅一個人,但只有時間能證明,誰才是真正的巨星。
部分參考資料:
鳳凰網|2017快樂男聲30強都有誰?特別合作伙伴杰拉網咖告訴你.2017
新浪網|香港新晉男團MIRROR首開唱 周慧敏親臨現場支持.2018
環球網|港娛“頂流”被“全民追星”,也有爭議.2024
荊楚網|導演王晶發文懟姜濤:求求你滾出娛樂圈啦.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