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咱們那句老話說的好“人心不足蛇吞象”!斷人飯碗,猶如傷其父母。
這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美元是如何在國際上建立起信用的?全球190多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為什么美元就要比其他國家的貨幣值錢呢?
美元能成為全球硬通貨,絕非偶然。這背后是一場持續百年的貨幣霸權進化史,既有機緣巧合的歷史進程,更有美國精心設計的制度陷阱。從黃金美元到石油美元,再到今天的"軍事-科技-金融"復合霸權,美元信用體系的建立堪稱現代金融史上最精妙的權力游戲。
在1973年石油危機中,美國與沙特達成秘密協議。美國為沙特王室提供軍事保護,沙特則將所有石油出口以美元結算。到1975年,OPEC所有成員國接受石油美元體系,全球能源交易被美元壟斷。這種設計極為精妙:各國要買石油必須儲備美元,賣出石油獲得的美元又回流購買美債,形成閉環。
但美國的厲害不止在石油上,科技產業更是拿捏著全球命脈。全球七大頂尖科技公司,像蘋果、谷歌、微軟這些大佬,都是美國的。他們的產品和技術,那簡直就是全球市場的通行證。舉個例子,蘋果手機風靡全球,谷歌的搜索引擎無處不在,微軟的Windows系統幾乎是電腦標配。這些公司不僅在美國賺得盆滿缽滿,還把觸角伸到了世界各地,其他國家想不依賴都難。
再一個就是利用所謂的軍事霸權對其他國家產生震懾力,美國在全球擁有800多個軍事基地,通過武力威懾維持美元流通秩序。典型案例就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薩達姆試圖拋棄美元結算石油遭推翻。
但現在時代已然開啟了變化,中國無論是在經濟、軍事乃至高科技領域里的崛起,已經引發了美國的不安,這也是美國強行在全球發起貿易戰的原因之一。
2025年4月11日,美國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史詩級崩盤:美債收益率單日飆升超10個基點,30年期國債利率沖破5%,美元指數暴跌1.12%跌破100大關,華爾街的交易員們看著屏幕上跳動的數字直冒冷汗。如今美元的國際信用,已遭受巨大沖擊。
大家要明白的是,美元霸權的根基本是“信用”二字,但今天的美國正在瘋狂透支這份信任。
美元霸權不是被打敗的,而是被自己蠢死的
。
現在美國的問題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美聯儲!美聯儲現在可以說是左右為難,降息不是,加息也不是。
而反觀中國央行,早就把很多問題考慮在內了。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援引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報道稱,擇機降準降息的“擇機”有三層含義,如何理解呢?我已經為大家摘讀出來了。
余永定說的“擇機降準降息”其實就像給經濟開藥方,分三種情況下藥:
第一種情況是“別人搗亂我們得自救”,比如美國突然加關稅讓出口受挫,這時候央行就通過降準(讓銀行少交押金,多放貸)和降息(貸款利息打折),給企業“輸血”保生產。比如義烏商家能把特朗普競選帽成本壓到7.5元,背后就有低成本資金支持。
第二種情況是“左手花錢右手放水”,比如國家發債搞基建,但發太多債可能推高市場利率,讓企業和老百姓貸款變貴。這時候央行就一邊降息一邊買國債,相當于給財政擴張“托底”。就像你家裝修找銀行借錢,銀行說“利息給你打折,錢不夠我再買點你的欠條”,這樣既搞了裝修又不影響日常開銷。
第三種情況是“救市如救火”,如果股市樓市崩盤引發連鎖反應(比如房企暴雷、股民爆倉),央行不光要猛降息、狂撒錢,還可能直接進場買股票或房產債,相當于給市場打強心針。參考2015年股災時“國家隊”進場掃貨,就像醫生給心臟驟停的病人上電擊。
簡單說就是:經濟挨揍時給糖吃,政府花錢時幫忙扛,市場崩盤時當救生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