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歷史上最偉大的書法家,很多人都會想到王羲之、顏真卿、于右任,王羲之賦予了書法藝術(shù)性,讓這門藝術(shù)傳承了幾千年,被譽為書圣。顏真卿人格魅力強大,并且開創(chuàng)了雄渾、古拙書風,與書圣并肩。于右任于亂世當中重振書壇,并且其深厚的愛國情懷為人敬仰。
這三人必然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書法家,還有很多書法家都有偉大的事跡供后人學習,其中有一人憑借一己之力撐起了一個時代的書法面貌,不可謂不偉大,這個人就是楊凝式。
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書法特征和代表人物以及作品,詮釋著那個時代文化藝術(shù)發(fā)展的面貌。
書法經(jīng)歷了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的繁榮昌盛時期,至晚唐開始顯露衰落,到了五代十國更陷入了低谷,在這近百年的亂世中,僅有楊凝式一人可以撐起書法的天空。
楊凝式生于亂世,游戲人生以求自保,書法成為其游戲避世的一種方式。楊凝式,字景度,自號虛白、癸巳人、希維居士、關(guān)西老農(nóng)等。
華陰(今屬陜西省)人。唐昭宗時進士及第,唐后以“富有文藻,大為時輩所推”而被梁、唐、晉、漢召仕,后漢時官至太子少師,后人稱“楊少師”。常裝瘋佯狂,以逃避政治,人稱“楊風子”。
他能自由地出入于二王、魯公之間,是由唐入宋的書風轉(zhuǎn)折。黃庭堅評:“俗書喜作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下楊瘋子,下筆卻到烏絲欄。”
他經(jīng)常在洛陽寺觀宮殿的粉壁之上揮灑書寫,因而保存下來的紙本墨跡較少,只有行楷書《韭花帖》、行書《盧鴻草堂十志圖跋》、行草書《夏熱帖》和草書《神仙起居法》等。
《韭花》近王羲之行楷、《圖跋》近顏真卿行書、《夏熱》草書狂放、《神仙起居法》近于二王小草,四帖風格差異極大,顯然是任性所適、隨手點染的結(jié)果。
《韭花帖》紙本,七行六十三字。是他午睡醒來之后,腹中甚饑,得到友人送來的韭花美食以后所寫的感謝信。
心情愉悅,無裝瘋賣傻的必要,所以顯現(xiàn)出文人的本色,行筆平和輕快而不失朗健舒暢,結(jié)構(gòu)勻穩(wěn)而微帶側(cè)勢、端莊而又流麗,尤其章法極有特色,字、行均極為寬松,得清和平遠之致,宛如疏星麗天,令人心神俱暢。
其格調(diào)、風度,與宋人所倡導的適意的觀念,非常契合,可謂得風氣之先導,所以深受宋人的推崇。
書法遇亂世必然沉寂,連吃飯、保命都是問題的時候,誰還在乎字寫的是否愜意,于亂世中書法有所作為者必然是心胸廣大、處亂不驚、大智若愚者,想必楊凝式就是這樣的人。
楊凝式的存在讓后人知道書法并沒有在亂世中斷代,依舊保留著鮮活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他帶給后人的是一種對待藝術(shù)敬重的態(tài)度,無論身處何地都不能拋棄初心。
藝術(shù)就需要這種心無旁騖、敢于追求的態(tài)度,盡管窗外硝煙彌漫,但是書法依舊是心中的那片凈土,楊凝式的偉大讓書脈得到延續(xù),并且開啟了宋朝又一個輝煌的發(fā)展時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