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不斷升級,中國除了加征關稅之外,還在哪些方向對美進行反制?為了應對美國的威脅,中國又做了什么未雨綢繆的事情?當前,在中國手中,還握著哪些王牌呢?
這幾天,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就像小孩子的臉一樣,說變就變。不過,中方在對美加征關稅達到125%之后,就開始從其他方向來進行反制。
一方面,中國精準反制,開始在稀土方面加大對美出口管制力度。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加征對等關稅兩天后,中國便發布管制令,對7類中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這一招無疑打在了美國的“七寸”上。因為美國雖然也擁有稀土礦藏,但提純技術是被中國牢牢把握的。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在去年稀土產量達到了27萬噸,占世界產量大約七成,而美國雖然僅次于中國,但它的產量僅有4.5萬噸。為此,美國還從中國進口了大量稀土。所以,當中國開始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的時候,美國媒體的反應是“天塌了”。
因為稀土是軍工設備制造和半導體產業以及航空領域非常重要的材料。受到中方管制令影響,美軍方緊急召開相關會議商討應對策略,一些汽車制造商和軍火商的股價暴跌。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六代機F-47生產計劃,也因為管制令而延遲交付。對于半導體行業,光刻機的核心部件也因為管制令陷入困境。
可以說,中國稀土管制令讓美國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全球一體化”,也讓美國明白了,它覺得中國離不開美國的同時,美國更離不開中國。就在中方的反擊戰剛打9天的時候,美國內部開始舉“白旗”了,一家軍火商的CEO請求中國“收回成命”。只是,這位CEO顯然求錯了對象,他應該去向特朗普表達意見,只有對華取消不合理的關稅,中國才能做出積極回應。
另一方面,中國開始重構供應鏈。當中美關稅戰不斷升級的時候,美國驚奇發現中國在暫停對美一些商品進口的同時,已經開始從其他國家進行采購了。大豆方面,中國開始從巴西采購;肉類方面,在中國暫停三家美國肉企對華出口資質的同時,其他國家的肉類正在排隊進場;能源方面,中國暫停對美國液化天然氣進口的同時,和澳大利亞簽了長期合作協議。俄羅斯也站出來對華表示,原油中國需要多少,俄羅斯就供應多少。
美國不會明白,當自己的產品退出中國市場的同時,就是其他國家迅速填補市場空白的時機。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這是所有國家都想要深度合作的對象。作為世界上15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釋放出來的市場需求會讓前來合作的國家越來越多。可以說,這兩個反制措施,讓美國意識到了他們對華發起的關稅戰是極其錯誤的。有一句話說得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中國在因為關稅受到損失的同時,收獲的可能會更多。除了這些反制措施之外,中方手中還有“1+1”式的應對措施。
第一個1,就是中國已經為中概股退市做好了準備。前不久,美國財長貝森特發出威脅,將考慮中概股退市的可能性。沒想到,緊接著中國香港財政司司長就對外表態,已經為中概股回流“全速備戰”。可以說,美國這一招完全打在了棉花上。要知道,中國頭部的中概股在近幾年已經從紐交所退市,防的就是美國將股指政治化,以此要挾中國。
第二個1,就是中方手中還有一張王牌沒有用,就是美債。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復無常,導致美股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瘋狂。不僅如此,它還導致美債遭遇了拋售潮。眼下,美債的收益率持續走高,說明國際社會對美債的穩定性越來越擔憂。作為美債第二大持有國,如果中國在短期內多次拋售的話,那引發的市場震蕩將非常嚴重。美國想要再穩定美債市場,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所以說,這一次中美博弈,別看特朗普信心滿滿,其實他跟“紙老虎”一樣外強中干。當中國的反制措施一項一項被推向前臺的時候,美國才意識到原來事情沒有他們想象得那么簡單。接下來,中美是談還是打,決定權還是在于美方,不過,不管美方是什么選擇,中方都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