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20日上臺以來,盡管特朗普政府積極推動沖突走向?;穑⑾蚨砹_斯釋放了諸多和解信號。然而,截至目前,這些努力似乎并未取得預期效果。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內閣中的一些重要成員已經開始對俄羅斯失去耐心,建議對莫斯科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日前,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官員的話稱,包括國務卿魯比奧和烏克蘭問題特使凱洛格在內的多位高級官員,都建議特朗普在處理烏克蘭問題時對俄羅斯采取更強硬的態度。然而,特朗普不為所動,而是始終相信俄羅斯總統普京愿意實現停火。
魯比奧和凱洛格之所以建議對俄羅斯采取更強硬立場,這與4月13日發生的一起嚴重事件有直接關系。當天,俄羅斯對烏克蘭蘇梅市發動導彈襲擊,造成34人死亡,100多人受傷。這起事件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凱洛格在聲明中稱這次襲擊"超越了任何道德底線",而魯比奧則形容這是"令人震驚"和"悲慘"的行為。
兩人的態度很明確:俄羅斯這是在明目張膽地挑釁,繼續對普京政府客氣下去,美國只會越來越被動。
事發后,在同一天的特朗普政府內閣會議上,當討論是否應加大對俄制裁以推動談判時,魯比奧和凱洛格公開表示,應該對俄羅斯的和平意愿保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普京總統迄今為止并未展現出真正停止戰斗的意愿,呼吁對俄羅斯采取強硬措施。
然而,特朗普并沒有采納盧比奧和凱洛格的建議,反而更傾向于聽從中東問題特使維特科夫的意見。前不久,維特科夫前往莫斯科與普京舉行面對面會談,回來后向特朗普傳遞了一個信號:俄羅斯是真心想要和平的。而這個說法顯然正中特朗普下懷,因為他從一開始就堅信,自己能通過與普京的“私人關系”搞定俄烏問題。
特朗普為什么會如此信任普京?這要從他們之前的互動說起。今年2月中旬,特朗普先后與普京和澤連斯基通話。當時,澤連斯基告訴特朗普:"普京對和平沒有誠意,他只是因為怕你才說想要達成協議。"但特朗普很自信地回應說,普京給他留下了"認真的"印象。
普京和特朗普的這通電話,很快就轉化為了實際行動。隨后不久,美俄雙方的談判團隊就在沙特利雅得展開了首輪正式會談。緊接著,兩國高層開啟了前所未有的頻繁會晤——平均每隔一周就會進行一次接觸。在特朗普的設想中,這種密集的雙邊對話不僅能加快解決俄烏沖突的進程,還能順便修復美俄之間的裂痕。
但事情的發展并不那么順利。3月初,美國向俄羅斯提出了"全面?;?0天"的建議。雖然俄方表示同意,但附加了諸多前提條件,比如要求這種停火能帶來"長久的和平",并消除"引發烏克蘭危機的根源"。最終,這個提議縮水成了"俄烏互不襲擊能源設施30天"的有限協議。
這種情況確實讓特朗普產生了懷疑。在上個月底的一次采訪中,特朗普坦言,雖然他仍然相信俄羅斯希望結束戰爭,但也不排除普京政府在故意拖延時間的可能性。這表明即便是特朗普本人,也開始對俄羅斯的談判誠意產生懷疑。
然而,維特科夫最近從莫斯科帶回的消息,似乎又一次堅定了特朗普的信心。維特科夫向特朗普匯報了與普京會談的細節,認為俄方展現出了真誠的談判意愿。這讓特朗普決定繼續堅持自己的判斷,不顧魯比奧等人的反對意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前國務院高級官員丹尼爾·弗里德向《華爾街日報》透露,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已經在準備加強對俄制裁的方案。這表明即便特朗普本人傾向于相信普京,但他仍在為可能的局勢惡化做好準備,以迫使俄羅斯走上談判桌。
從更深層次來看,特朗普之所以愿意繼續相信普京,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對結束沖突的迫切期望,從而讓美國從中脫身,把更多精力都放在亞太地區。在他看來,這場持續了三年多的沖突已經造成了太多的傷亡和損失,需要盡快找到一個和平解決的方案。
然而,這種建立在個人信任基礎上的外交策略是否能夠奏效,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畢竟,國際關系中的信任需要用具體行動來維系和證明。如果俄方繼續采取類似蘇梅市導彈襲擊這樣的軍事行動,那么特朗普對普京的耐心可能會越來越消耗殆盡,而魯比奧等人的建議或許會得到更多的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