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藍盾光電)2001年成立,2020年8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藍盾光電致力于高端分析測量儀器研制、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和數據運維服務;產品和服務主要應用于環境監測、交通管理和氣象觀測等領域。
營業收入持續下滑:2017年至2021年營收總體上保持較快增長,2021年的營收達到8.7億元峰值后逐年下滑,2024年僅為6.1億,已經是連續第三年下跌,較峰值縮水三成,經營形勢嚴峻。
下跌的原因可能是:行業需求萎縮,政府或企業等環保投入階段性放緩,環境監測設備采購量下降,2024年銷量同比下跌1.82%,銷售收入同比下跌11.7%。
也可能存在主動戰略收縮,砍掉部分低毛利訂單。如交通管理業務2023年就有此類情況,雖然2024年的交通管理業務的毛利率并沒有明顯提升,他們還是又重新把其做起來了,賺錢少比沒錢賺還是要好一些的。
凈利潤跌至保本點附近:2024年的凈利潤僅649萬元,同比暴跌84.6%;扣非凈利潤連續兩年為負,2024年為虧損1422萬元。
盈利能力惡化的主要原因:毛利率大幅下滑,從2019年38.3%降至2024年25.1%,累計下降13.2個百分點。
期間費用的剛性強,下降難度大:最近三年營收下跌,只有2023年的期間費用有過明顯下降,其他兩年同比都有所增長。2024年期間費用占營收比為20.9個百分點,是最近五年中最高的,這就嚴重壓縮了主營業務盈利空間。
現金流結構矛盾有所緩解,但問題仍然存在
經營性現金流有所改善:2024年凈流入8159萬元,同比增長8.8倍,主要源于應收賬款周轉優化(2024年應收賬款4.7億元,同比下降8.5%)和應付賬款延期支付(應付賬款余額同比增長12.3%)。
2020年上市融資后,固定資產類的投入并沒有大面積展開,募投項目三次延期至2025年,延期的原因當然與市場有關。就連現有的業務都在持續下跌,擴充產能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存貨積壓表面緩解,實則問題不小
2024年末存貨為2億元,這是在2023年末下降后的繼續下跌,降幅還比較大。結合著近年來的營收下跌,存貨也隨之下降是正常現象。
在2024年末的存貨中,占比58%,高達1.18億元為“未驗收項目成本”,比2023年末還有所增長。不太可能是項目太多而未驗收,畢竟營收已經連續三年下跌了,更大的可能是這些項目的實施和驗收周期變長,項目成本可能會因此增加,不可避免地存在減值風險。
藍盾光電在上市后只有一年的光環效應,接著就是連續三年的營收和凈利潤持續下跌,核心的環境監測業務面臨著較大的政策風險。在經濟面臨調整的關鍵時期,其主要產品應用場景的增長也面臨較大的阻力。至于說其他業務能否補上這些缺口,從前幾年的情況看,那些業務還不如環境監測業務。
至于說有人擔心其償債能力方面等問題,那倒不必,如果其不進行大規模的項目建設,這方面幾年內都幾乎不可能出問題。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