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七場,介紹山東深化分時電價改革,促進新能源消納和惠企利民情況。山東實行差異化的電價政策,將1天分為尖、峰、平、谷、深谷5個時段,居民用戶選擇執行分時電價后,可以把電熱水器、洗衣機設置到低谷時段自動啟動,一年可節省幾百元電費。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勇在會上介紹,山東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建立并實施了“五段式”分時電價機制。將1天分為尖、峰、平、谷、深谷5個時段,根據不同時段的電力供需情況,實行差異化的電價政策。以2025年4月份35千伏一般工商業電價為例,低谷時段為10:00至15:00,電價為每度0.35元,其中深谷時段為11:00至14:00,電價為0.25元;高峰時段為17:00至22:00,電價為1元,其中尖峰時段為17:00至20:00,電價為1.2元;其余時段為平時段,電價為0.71元。
分時電價機制的實施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工業領域,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和柔性生產調度,將高能耗工序精準安排在低谷、深谷時段,可降低用電成本。
在居民生活領域,為照顧居民生活用電習慣,現階段將居民家庭分時電價暫分為峰、谷兩段,其中峰段為8:00至22:00,電價為每度0.58元;谷段為22:00至次日8:00,電價為每度0.37元。居民用戶選擇執行分時電價后,可以把電熱水器、洗衣機設置到低谷時段自動啟動,一年可節省幾百元電費。為引導電動汽車合理充電,山東對電動汽車個人充電樁單獨設置了23:00至次日7:00的低谷時段,電價低至每度0.38元,在10:00至15:00設置了低谷、深谷時段,深谷電價低至每度0.22元。
在農業生產領域,林木種植、糧食初加工等企業可通過調整作業時間,降低電費負擔。比如泰安市寧陽縣一家主營苗木種植的生態農業公司,需定期灌溉1400畝樹苗,政策實施后公司將澆水時間從下午5點的高峰時段調整至4點的平時段,只是提前1小時澆水,單次灌溉即可節省電費近300元。
(大眾新聞·山東法制報記者 屈慶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