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從業者年度必讀|《教育科技這一年:教育+AI新紀元》火熱銷售中,點擊文末小程序購買!
“我們從未離AI如此之近”。
來源|多知
作者|王上
AI時代,各家教育科技都在探索新一代教育軟硬件產品。
4月15日,猿輔導集團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三款AI戰略級新品——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小猿AI App和小猿AI學習機,這是猿輔導集團在“教育+AI”領域的全新探索。
這三款產品以自研的“猿力大模型”和DeepSeek通用大模型為技術基座,通過融合教育場景與大模型能力,涉及了家庭和校內雙重學習場景,希望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針對家庭場景,猿輔導集團首次推出學習機產品——小猿AI學習機,小猿AI學習機內核是一個以AI為切入點且貫穿學習全流程的產品,內置AI 診學練、家庭作業輔導系統等功能。該產品首發價為5999元。小猿AI學習機還配備一個兼具打印機和充電等功能的智能基座,首發價格1299元。可以說,二者組合是一個雙形態的學習機,可以組合購買,也可以單獨購買。
同時,猿輔導集團推出小猿AI App,它的前身是小猿口算。新產品以AI為核心,重構了產品邏輯,所有在小猿AI學習機上的功能,小猿AI亦能不同程度實現。
發布會上,猿輔導集團還推出面向學校的產品——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該課程已經在深圳、云南、重慶和北京試點,已進入25個省份,1000+學校,覆蓋15萬學生。
從整個猿輔導集團來看,繼猿輔導素養課、海豚AI學、小猿學練機之外,其AI產品矩陣更豐富了,多條業務線齊頭并進。此次,猿輔導可以說提供了全場景,且軟硬件一體化的AI解決方案。
猿輔導集團副總裁、智能硬件負責人王向東王向東在發布會上提到:“我們從未離AI如此之近,猿輔導集團希望借助AI技術點燃孩子的未來”。在他看來,教育AI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具有溫度的智能伙伴,這是教育科技產品的本質進化。
01
“個性化學習進入新階段”
猿輔導集團有13年的教育積累,從創業之初就在考慮技術如何賦能教育領域。在大模型時代,猿輔導集團也在思考到底要做怎樣的教育AI產品。
猿輔導集團將AI在教育方面的能力歸納為三個階段:
1.0時代(查漏補缺):基于知識點漏洞的定向補弱。
2.0時代(錯因分析):通過大模型的推理能力,分步驟診斷錯題原因,并模擬特級教師的講解邏輯。
3.0時代(興趣與能力融合):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圖譜和能力圖譜,提供定制化的學習路徑和內容推薦,甚至融入心理健康輔導。
可以看到,AI對教育的賦能越來越精細化。
而大模型時代,在王向東看來,我們從未離AI如此之近。
基于猿輔導多年在教育領域的理解,以及對AI技術的探索,猿輔導智能硬件業務團隊總結出一套教育AI邏輯,要以數據為基建,以自研和通用雙模型為核心,邏輯層以學生為中心是行動路徑策略,以教學為中心是教學策略,覆蓋批改診斷、1對1輔導、預習復習方案、口語對話等全學習場景。
而這套教育AI邏輯最終指向的是個性化學習。
猿輔導集團認為:“大模型到底帶給教育行業實質性邊和是,個性化進一步加深了。”
在大模型時代,精準學、個性化學習有什么本質性的變化?
猿輔導工具業務市場負責人張蘭璞向多知解釋:“差異非常大,以前,教育公司的大數據能力顆粒度較粗,僅能通過題目對錯或做題時長判斷學習情況,而大模型的出現讓教育AI具備了‘類人’的思考與交互能力。也就說,教育公司的大數據能力分析的更精細了,能更細致地分析用戶的正確率、錯因以及學習時長等,還有了更多與用戶溝通的機會。”
換句話說,大模型出現后,整個數據集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原來只是散狀的,現在是網狀的,可以將串起學習者整個學習情況,可以散發出更多的內容,進而實現個性化。
猿輔導工具業務團隊的結論是,“AI推動了個性化學習進入了新的階段”。如此一來,教育公司可以重構學習場景,搭建了小猿AI教育邏輯,從批改到講解到推題再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新一代產品到底長什么樣?猿輔導提供了“軟件+硬件”一體化的AI解決方案,且涉及家校雙場景。希望通過不同產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02
猿輔導的首款學習機長什么樣?
繼小猿學練機之外,在家庭場景,猿輔導集團推出首款學習機——小猿AI學習機。據介紹,該產品打磨了一年半,所有功能都是以AI串聯的,希望做“全流程自動化學習助手”。
從外觀看,小猿AI學習機具有獨創性和科技感,本著護眼的宗旨,選擇了13 英寸超清原畫屏,還配備有充電、傳輸、打印等功能的智能底座。多知曾報道過很多“二合一”的硬件產品,這款產品也是“二合一”,但是,可以拆開單獨購買。整體來說,小猿AI學習機是一個完全聚焦于桌面場景的產品,像是一個桌面機器人。
在小猿AI看來,外觀和硬件不是關鍵,關鍵是整個AI系統和功能。
在大會上,王向東介紹,小猿AI學習機主要通過三大創新解決家長痛點:
第一,AI 診學練三步一體、一機閉環,支持多學科試卷拍照診斷,自動生成薄弱點攻克方案,并聯動課程與練習。學習機磁吸在底座上,拍照時學習機可以自動調整角度。
第二,研發了家庭作業輔導系統,底層是將作業任務結構化,系統可一鍵識別微信群或手抄作業,拆解為待辦清單,實時追蹤完成進度。在小猿AI團隊看來,家庭作業輔導系統直接決定了后面的“學”的環節,系統要根據作業來推送學的互動課內容,而這樣的步驟,能幫助學生實現“哪兒不會學哪兒”,減輕學業負擔。
第三,結合 DeepSeek,錯題、難題啟發式輔導,引導孩子深度思考。
打開小猿AI學習機,有炫酷的開機動畫和科技感的聲效,首頁最頂部導航欄,排在第一位的是“AI老師”,這是所有AI功能的入口;往右依次是數學、語文、英語、素養,這些是課程資源。可以說,集合了AI工具+學習內容。
主界面分為左右兩屏,左側是AI智慧輔導,右側是今日作業。據介紹,AI學習機內置猿輔導集團內容“全家桶”,共20000課時,包括素養課、大招課等體系化的課程,閱讀還引入了紅火箭、牛津樹等學習資源。
此外,小猿AI學習機右上角還有AI學伴小猿,它隨時響應。它也和學習激勵體系掛鉤,完成學習任務可以獲得香蕉,如果孩子沒有完成,小猿會愁眉苦臉,跳出“沒有香蕉,很餓很餓”的提示。
從界面學習流程來看,小猿AI學習機是由“作業”模塊切入的,從課內出發,向課外延伸。同時,不同于小猿學練機是基于知識點的講解,小猿AI學習機鏈接的是體系化的課程模塊。
張蘭璞提到,4月初,小猿AI學習機在門店進行了試賣,進店購買轉化率超預期。在此過程中,家長最感興趣“家庭作業輔導系統”相關功能。有家長提到“終于有產品能幫我解決孩子學習作業難題,可以省心省時了。”
值得注意的是,王向東強調,“小猿AI學習機并非小猿學練機的替代品,二者面臨的場景和人群不同”。猿輔導集團明確區分了兩者定位:學練機有基礎的學生去“提效”,學習機則強調“虛擬教師”的深度互動,覆蓋從基礎到培優的全階段需求。
同時,在發布會上,王向東透露,小猿學練機將在軟件方面進行升級,如學情診斷、錯因定位、1對1講解、學習規劃等。
從定價可以看出,小猿AI學習機比小猿學練機略高,面向的是對科技感興趣的,且愿意嘗鮮的群體。
自此,小猿線上和線下渠道可以同時銷售學習機和學練機兩款產品,從價位上也形成一定的互補。
03
小猿AI App:從工具產品到全場景學習產品
在家庭教育場景,猿輔導集團還推出小猿 AIApp,該產品重構了產品邏輯,構建了“精準診斷-能力進化-潛能激發”進階式學習模式。
小猿AI的前身是小猿口算,目前已經積累了兩億用戶,幾千萬的日活。在小猿AI團隊看來,教育AI垂類應用大規模用戶基數產生數據飛輪的核心,因此,重構產品順理成章。
小猿AI App最初是以口算批改功能切入的,融入AI升級后,批改不僅可以實現口算類的批改,還可以進行各類主觀題、應用題、圖像題的批改。例如,在批改應用題時,因為有解題步驟,批改后不僅能對照結果,系統還能診斷出具體錯因。
錯因如何歸納?小猿AI團隊尋訪了各地學校的一線教師,把錯誤原因詳情喂給大模型,從而打磨出“五重錯因定位”,具體包括區別表層錯誤(計算失誤/公式錯用)、 概念迷霧(混淆知識點)、 策略偏差(非最優解題策略)、思維慣性(慣性使用固定方法)、 心理因素(高難度題正確率反超基礎題)等。系統還能對錯因標記反饋,從而讓學生高效學與練。
知道錯因后,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并進行舉一反三。由此,小猿AI App推出了1對1個性化講解功能。錯因不同,講解方式方法也不同,做到了因人而異。
根據王向東介紹,因為有“五重錯因定位”,可以精準分析學生解題過程中的思維偏差,并僅針對錯誤步驟進行講解,避免傳統AI“從頭講到尾”的效率浪費。
針對學習過程,小猿AI App還推出了互動預習功能,通過情境式互動引導學生預習。如要預習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會通過作者與背景引入,如“李白為什么創作這首詩?”,并逐句逐層拆解“孤帆”“煙花三月”等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思考,還會用互動的方式,如跳出“煙花三月指什么?”驗證學生的理解程度,最后再總結與拓展。
孩子天然有好奇心,有了猿輔導自研大模型和DeepSeek,互動更容易了,由此,小猿AIApp還有“百科小猿”功能。此前,在小猿學練機上,已經大模了“AI百科大模型”,現在“百科小猿”能力更多元了,小猿AIApp還合作百科系列圖書 DK,以專業知識為基礎提供解答。
此外,小猿AIApp還引入了“AI 心理健康守護”模塊,通過共情、安慰和行動建議三步策略,幫助孩子疏導心理壓力。這個功能幾乎也是AI學習類產品的趨勢,如洋蔥學園App也有類似的功能。
在技術底層,小猿AI研發了“記憶模塊”,記憶模塊能夠構建用戶信息記憶系統,為智能推薦打下基礎。也就是說,比如用戶問“小猿”一個知識點,系統能知道用戶是幾年級的學生,從而推薦出相應的題目,確保不超綱。
如果說此前“小猿口算”App是一個工具產品,那么現在的的“小猿AI”App則是一個全場景學習產品,可以說拓寬了服務范圍。張蘭璞告訴多知:“我們希望以后有更大規模的用戶可以觸手可及地用教育AI,軟件的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因為它具有更強的規模化推廣的意義,它的普適性也會更強。”
04
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已經進入千余所學校
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安全有效地進行AI教育?這是一個難題。
2024年11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確2030年前在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當前,全國各地學校大力推進“教育+AI”計劃,但如何落地依然存在困難,教育科技公司如何助力?
針對學校學習場景,猿輔導推出了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根據介紹,這套通識課與最新AI技術保持同步,貫通中小學全學段的人工智能通識課。這樣的課程,目前有10套,共計160節,覆蓋一年級到九年級。
這套課程由“猿力AI實驗室工程師和飛象科學教研中心”雙團隊聯合開發,一方面融入最先進的AI技術,一方面結合了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
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 AI能力,動手解決問題;助力中小學高質量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在課程設置上,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設計了大量互動體驗環節,比如,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相互測量同伴的人臉信息,體驗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的過程。與此同時,采用項目制、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比如,當司機疲勞駕駛存在安全隱患時,可以讓學生嘗試用學到的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這類學習方式強調學習的實踐性,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嘗試解決問題。
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還注重與跨學科知識的融合,通過“給課文配圖”、“用AI設計單詞閃卡”等項目,幫助學生提升多模態表達能力和策略分析能力,并輔助他們加強對校內課文內容的理解。
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希望提供中小學高質量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解決方案。因此,課程采用“智能雙師”模式,通過線上名師授課與本地教師互動答疑相結合,普通教室就能開展人工智能教育。
在發布會上,王向東透露,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已經在深圳、云南、重慶和北京試點,過去三個月的時間,已經進入25個省份,1000+學校,覆蓋15萬學生。
此前,飛象星球以智能作業產品及心理、科學等素質教育課程產品為切入點進入學校,而今,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或將進一步賦能學校教育。
05
未來教育產品將比拼AI能力?
隨著大模型技術的爆發,教育科技領域都在做新一代的AI產品。但如何定義“新一代”?每一家公司都在書寫自己的答案。
從小猿AI發布的新品可以看到,猿輔導集團的思路是,AI不是孤立的,而是貫穿學校和家庭,且軟硬件一體化。
針對硬件層面,在猿輔導集團看來,AI對硬件本身并沒有很大的改變,重要的是改變了用戶的滿足程度,即功能上更可用了。猿輔導想在智能硬件做的方向是“希望教育AI能像氧氣一樣,無需感知其存在,卻能讓孩子在舒適中獲得提升”。
從學習機品類來說,猿輔導集團雖然晚入局,但希望能做出不一樣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只小猿AI學習機一家宣稱“AI全流程自動化輔助學習”。當行業集體轉向AI時,未來可能還要看結果——用戶體驗是否足夠好,這是關鍵。
作者:王上
更多有關猿輔導集團的戰略思考和AI布局,可參考《教育科技這一年:教育+AI新紀元》一書中的《猿輔導:大模型為教育帶來“第三種可能”》,點擊小程序購買?
掃碼加入多知新書交流群,共同探討教育+AI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