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河北廊坊市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因“廣告牌匾禁用紅藍黑底色”等問題被免職,并責成三河市委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全面整改。
至此,這一發酵至今已有半個月的事件終于塵埃落定。可以確定的是,即便在多年之后,此事依舊會被人們反復提起,因為它已經成為了政府部門制定政策以及應對輿情的標準反面教材。
若是對該事件進行復盤,就會發現,三河市委原本有三個機會完全避免危機,或是及時止損。但很可惜,這三個機會都被錯過了。
第一個節點,出現在2024年11月,《三河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導則》出臺,其中提出廣告牌匾“除國際國內連鎖品牌,不允許用紅藍底色或字樣。”
令我們感到疑惑的是,這一明顯不合情理的規定,事前有沒有經過科學論證和充分探討?是否征詢了商家、市民的建議與想法?有沒有人提出過不同觀點?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相關領導在顏色運用上的理解與偏好,變成了行政命令政策被不折不扣認真執行,釀成了一場潑天的負面輿情。
第二個節點,發生在今年4月初該事件被媒體曝光后。不知為何,相關部門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回應社會關切,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反而一言不發,坐等事件愈演愈烈,例如醫院紅十字變成綠十字,就是在錯過第一回應時間后被曝光的,再度將此事推上風口浪尖。很顯然,對于這種社會高度關切的負面事件,冷處理等于“慢性自殺”,消極應對是極為不明智的選擇。
第三個節點,是有媒體采訪相關單位,三河燕郊高新區城管相關負責科室表示,如果不怕麻煩、不心疼錢,可以改回原顏色,自愿。恕我直言,這樣不專業的回應,還不如不回應,給人的感覺是,好像認錯了又沒有完全認錯,最關鍵的是,這筆損失不是應該由亂作為的政府部門承擔嗎?為什么“皮球”到最后又被踢回給了店主?
錯過以上三個關鍵節點,讓事情滑向了最糟糕的結果,商家被折騰、領導被免職、群眾很堵心、公信力被傷害,這原本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從中值得汲取的教訓是:一,政策制定需要慎之又慎,城市管理是精細活,搞“一言堂”和“一刀切”都是大忌;二,應對負面輿情回應社會關切,必須又快又準,“鴕鳥戰術”只會誤事;三,如果確定要認錯,務必當機立斷,最糟的選擇,就是在認錯和任性之間左右搖擺,不怕犯錯,怕的是錯上加錯。
作者:李一能
編輯:李爭
編審:潘高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