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主要負責人”,免職了!
原創 李萬卿
一個“三河禁色令”,讓河北省三河市“名氣”飆升。
三河一片“綠”,就是不見“紅”。
何哉?
我不再贅述,可以先點開我前兩天的文章《三河市不喜歡紅色?》《三河市不喜歡紅色?》。
輿論發酵幾天了,三河市相關領導依然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不說話,不發聲,不回應。
我就想問問:裝睡能當死嗎?
不能!
今天(4月15日)上午,廊坊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消息:“針對三河市“廣告牌匾禁用紅藍黑底色”等問題,廊坊市聯合調查組經初步核查,媒體反映的主要問題基本屬實。目前已對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處理,并責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全面整改?!?/p>
有一個疑問是:通報中被免職處理的“主要負責人”是誰、為何不直接公開姓名?
15日下午5時許,三河市政府官網“三河市委書記付順義簡歷”網頁已撤下,無法打開。
看來,付順義有重大責任。
回顧這次輿情,三河市主要領導確實權力任性!
4月11日,人民網刊發《強換商戶招牌,當心砸了營商招牌》,提醒三河市“強換商戶招牌,當心砸了營商招牌......優化城市形象,也要守住邊界,不能走偏,不能超越行政權限亂來。”
語重心長。
但是,三河市“三河禁色令”決策者,把人民日報的勸說當成了耳旁風。
4月13日,人民網刊發《三河強換商戶招牌,需給公眾一個交代》。
文章嚴肅指出:“出了問題,不能兩肩一聳、雙手一攤,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違反了相關規定、損害了群眾利益,造成了嚴重輿情,就該擔責。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p>
文章說:”沉默不是應對問題的解決方式,強換商戶招牌事件不能不了了之。“
三河市呢?依然默不作聲。
4月14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聲:《商家招牌禁用“紅藍”,城市治理不能如此要“面子”》。
文章再次嚴肅指出:“以行政指令簡單強制統一招牌顏色,明顯損害市場主體經營自主權,增加商戶經營成本,給消費者帶來諸多困擾和不便,也是對營商環境的一種傷害。”
“出現了問題、發生了輿情,躲閃不是辦法,不能奉行‘拖字訣’。把問題講清楚,真心實意面對公眾,才是正確姿態?!?/p>
三河市,繼續“憋”。
任你喊話、批評,該裝鱉依然裝鱉。
很快,新華網也發聲了:權力豈能如此任性!
越來越多的主流媒體,都對“三河禁色令”持批評態度,但三河市一直沒有回應。
其實,早在4月8日,廊坊市營商辦就針對招牌禁用“紅藍黑”一事,對三河市政府發出工作提示函,要求三河市對禁用三色招牌一事進行糾正。
廊坊市營商辦工作人員表示,“從營商環境角度來說,(我們)發現這個問題,就給他們(三河市政府)提示。因為從我們角度說,對營商環境這塊工作是有影響?!?/p>
三河市的沉默,確實會被理解為“權力的傲慢”。
還好,廊坊市通報了,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被免職了,“三河市委書記付順義簡歷”從官網撤下了。
好!
下一步,該查查付順義為什么不喜歡紅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