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豁免,特朗普再次對華變臉,中方判斷應驗,美國進口訂單崩潰。特朗普又將針對中國推出什么新措施?中方作出了怎樣的判斷?美國進口訂單為何突然崩潰?
在美國海關被發現暗中豁免了進口的電子產品關稅后,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特朗普政府迫于國內壓力,不得不對中國對美出口的剛需產品放開管制。
不過特朗普為了挽回面子,再次對華變臉,他隨后宣稱,沒有任何國家能在關稅問題上脫身,并點名說“中國對美國最差”,隨后他預告將在下周宣布針對進口半導體的關稅稅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透露,美國將在“一兩個月內”出臺針對半導體和藥品征收行業“特別重點關稅”。
與特朗普反復無常的政策不同,中方說了要奉陪到底,那么反制美國就絕不會有絲毫手軟。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明確表示,海關將嚴格依法實施各項對美反制措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而在這之前,國務院在宣布對美國加征關稅提高到125%后,就已經明確做出判斷,指出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
事實也印證了中方的這一判斷,其中美國牛肉對華出口已經清零,接下來美國的其他農產品出口,也將遭受巨大打擊。
更讓特朗普政府沒想到的是,在中國清零美國商品的同時,美國的進口訂單也開始出現崩潰。
根據貨運數據公司Vizion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4月1日到8日期間,美國整體進口的標準箱數量相較于上周暴跌64%,出口也下滑了30%。
這背后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在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背景下,美國人在4月2日前出現了恐慌性的囤積風潮,而在關稅生效后,美國進出口便迎來雙重下跌。
中方已經多次提醒美國,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如今美國可以說已經自食其果。
而站在中國的角度,雖然中方同樣會因為美國的高關稅,損失美國的出口市場,但是相較于2018年,我們早已經做好了準備。
恰好就在4月15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給出了這樣一份數據,中國占美國貨物貿易總逆差的比值,實際上已經是連續6年下降,并且是從2018年的47.5%,大幅降至2024年的24.6%,因此中國早已經不再依賴美國這個單一市場,而是布局全球以及加強了內部市場的消化能力。
這也同樣說明,美國指責中美貿易不平衡也是沒有道理的,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美國自身經濟體制所決定的,一味提高關稅,無助于解決美國自身問題,反而會導致美國進口成本上升,最終讓美國消費者吞下苦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