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公布相關備忘錄,豁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中方正在對有關影響進行評估。發言人說,我們注意到,這是繼美方4月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以來,對相關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調整。應該說,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特朗普(資料圖)
同時,特朗普還表示,他正在考慮為美國汽車制造商提供進口零部件關稅豁免,幫助他們轉向在美國生產的零部件。特朗普表示,這些汽車公司要在美國生產確實需要一點時間。此前,特朗普對所有運往美國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預計將使購車成本增加數千美元。報道稱,目前不存在純美國制造的汽車。特朗普近日在白宮會見到訪的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時表示,他正考慮采取一些措施幫助汽車企業,以便讓它們調整供應鏈。
其實,美國方面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讓步,并不是因為美國“善良”,而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在過去幾十年之間,中美之間在貿易和經濟上的合作截止特朗普上臺之前其實都是越來越緊密的。美國的各大高新技術企業,也非常依賴中方的供應鏈和中方這個世界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比如,美國知名企業蘋果公司40%的供應鏈都集中在中國,特斯拉的中國市場更是占據了其40%的份額,因此,美國特朗普當局單方面建立起的對華貿易壁壘,必然會對這些美國大公司、大企業造成極大的沖擊。
現在,被特朗普自認為感覺良好的一手“關稅牌”,已經被他打得稀碎,原本對部分商品豁免關稅,被部分企業認為是“希望來臨”,并且其中涉及眾多中國商品,同時被認為對華讓步。可結果沒過多久,特朗普就變卦了,他聲稱沒有宣布任何關稅豁免,只不過是相關產品被轉到了另一個關稅類別。
芯片(資料圖)
據此前報道,在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對等關稅”后,特朗普態度又變了,稱豁免僅是臨時舉措,自己將在下周宣布針對進口半導體的關稅稅率,沒有任何國家能在關稅問題上脫身。并且他還特意點出了中國的名字,稱“中國對我們最差”。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披露了更多內容,強調盡管美國政府此前宣布對一系列電子設備免除關稅,但為了讓這些設備最終能在美國本土生產,美國預計將在“一兩個月內”出臺“特別重點關稅”,同時對半導體和藥品征收行業關稅。
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發出警告,美國政策或導致全球貿易萎縮1%,別看這一變化很小,增降基礎可是全球貿易,一點點的變化,就能導致很大的影響。總的來說,特朗普的“戰術混亂”,已經很難掩蓋其戰略困境。若美國盟友持續反抗、中國經濟韌性顯現,美國可能被迫調整策略,但全面撤回關稅可能性低。不過這同樣加速了全球多極化貿易體系的形成,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東盟等合作,完全能削弱美國圍堵。
特朗普(資料圖)
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既然這場貿易戰是特朗普政府先挑起來的,那么特朗普政府就應該拿出誠意來與中方展開談判,以便盡快結束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否則,嚴峻的經濟形勢只會不斷地給特朗普政府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沖擊。如果特朗普政府還要繼續當鴕鳥,并在貿易領域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戲,他們遲早會為自己今天的錯誤行徑付出代價,而中方也終將在這一輪中美貿易戰當中實現自己的經濟發展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