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一企業一園區獲評
2024年度北京市低碳試點優秀項目
4月14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2024年度北京市低碳試點優秀項目,門頭溝區兩個項目榜上有名。其中,北京碧水源門頭溝區第二再生水廠低碳能源綜合利用技術獲評“2024年度北京市先進低碳技術試點優秀項目”,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一期獲評“2024年度北京市氣候友好型區域試點優秀單位”。
北京碧水源門頭溝區第二再生水廠
北京碧水源門頭溝區第二再生水廠是門頭溝城區唯一的污水處理廠,位于永定鎮門頭溝新城南端,西臨西苑路,南臨京昆路,北側、東側毗鄰馮村溝。廠區設計為全地埋式,采用“地上花園、地下水廠”的布局,2015年6月開工建設,2018年11月正式商運,占地面積5.79公頃。
企業積極踐行“雙碳”戰略,嘗試在多個方向尋求降碳增效。包括利用再生水廠屋頂空間資源、出水口勢能資源和再生水余熱等資源,綜合應用光伏、尾水發電、熱泵等低碳技術;同時嘗試搭建廠區內的碳管理平臺,公布低碳設備運行數據和新能源利用情況,展示降碳效果,倡導員工和來訪群眾共同參與綠色低碳生產生活,因地制宜探索中小型再生水廠綠色低碳發展路徑。項目實施后,能夠滿足水廠自身部分用電和全部供冷供熱需求,余電可上網,預計每年減少碳排放408噸。
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一期
中關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園是門頭溝區和中關村發展集團堅持“五子聯動”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促進區域經濟和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合打造的“兩區”重點項目。園區一期建設面積31萬平方米,將于2025年下半年開園。園區將空間、算力、模型、數據、云等專業服務深度融合,建設“辦公+試驗+試制”功能于一體的人工智能產業化基地,助力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園區積極踐行“雙碳”戰略,探索建立碳排放管理體系,打造智慧綠色運維平臺,實現能耗、碳排放、環境管理功能。在供冷熱、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充分融入綠色、智能設計理念,建設基于中水源熱泵能源中心的制冷制熱系統,冷熱源可再生能源占比可達70%,建設屋頂光伏和風光互補內部道路照明,規劃園區內全部建筑建成綠色建筑。同時,開展園區韌性建設,采用多維生態海綿技術完善海綿園區設計,加強非傳統水源利用,實現利用率50%以上,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85%。另外,構建舒適健康微氣候環境,打造通風廊道,進行立體綠化和屋頂綠化,具備氣候友好型新建科技園區的典型示范效應。
來源:北京門頭溝、生態門頭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