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周春梅 文/時光紀事
民政部數(shù)據(jù)顯示,遠嫁女性與父母年均見面不足2次。當鄰居李嬸炫耀女兒每周送鮮魚時,我只能摸著冰涼的手機發(fā)怔。
2012年小滿那天,女兒攥著北上的高鐵票,羽絨服里縫著我塞的六千塊錢。她紅著眼圈說年底就回,可高鐵開通后,回鄉(xiāng)路反而成了天塹。
中國老年科研中心調(diào)查揭露:72%留守父母會假裝撥錯電話。去年重陽節(jié),我聽著忙音里傳來外孫女喊"姥姥"的片段,煤氣灶上燉的雞湯咕嘟冒泡。
村里診所王大夫說我血壓總在140徘徊,他不懂這種痛比血壓計數(shù)值更錐心。女兒朋友圈里滑雪照越堆越多,我相冊里最新合照還停留在她婚禮當天。
直到上周雷雨夜,手機突然震動。女兒哭腔混著雨聲:"媽,他動手打妞妞..." 我攥著存折沖進雨幕,二十八小時硬座換來警察局里渾身濕透的擁抱。
當調(diào)解員宣讀《反家暴法》第三十七條時,外孫女用創(chuàng)可貼貼住我手背的裂口。女兒忽然跪下:"當初該聽您的,遠嫁就是第二次投胎。"
如今我們?nèi)藬D在四十平出租屋,睡前妞妞總問:"為什么爸爸家的星星比姥姥家暗?" 窗臺上綠蘿抽出新芽,那些被距離稀釋的親情,真能用余生重新丈量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