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16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安徽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2.69%,居全國第7,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用于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的經費支出與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標。
據了解,安徽區域創新能力連續13年保持全國第一方陣。其中,“天元”量子模擬器在全球率先取得重大進展,自研“天都”試驗星實現我國首次繞月編隊飛行,無精密掩模版蒸鍍技術、超導回旋質子加速器等打破國外壟斷……這些都證明安徽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2025年,安徽將全力推進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建設,做好國家實驗室服務保障,啟動量子計算研發平臺等建設,謀劃實施量子通信網絡重大應用工程。同時,建成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爭創國家磁約束核聚變技術創新中心。高標準建設天都實驗室,推動牽頭發起國際月球科研站大科學工程。 安徽將持續開展全國重點實驗室培育爭創,推動組建量子通信、智能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同時,推進生物育種實驗室、開陽實驗室等省實驗室建設運行。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安徽將開展企業創新積分制工作,遴選12家銀行研發專屬的“積分貸”產品,緩解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而在科產融合上,安徽將加快培育發展量子科技、通用智能、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全面推進量子科技和產業中心建設,力爭全省量子領域企業達100家、專業人才達3000人。同時,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省級“人工智能+”應用示范標桿場景10個左右。安徽還將依托“科大硅谷”“鳩茲科創灣”等打造場景創新示范區,遴選發布一批機會清單、能力清單和標桿案例清單。
安徽將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項目不少于50個。打通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到企業的綠色通道,精準選派“科技副總”。同時,加強海外人才引進,探索開展外國人才服務保障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大力實施“千人特訓營”項目,培養“五懂”人才350名以上。
另外,安徽將加快培育“政府+產業+市場化”的基金叢林,健全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省級天使母基金群。健全科技融資擔保體系,力爭全省科技擔保業務不低于200億元、服務企業不低于5000戶。推進合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開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直接股權投資試點、區域性股權市場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份額轉讓試點。同時,探索設立“科創專項并購”基金,發揮“S基金”作用,引導更多資本成為長期資本、耐心資本。
來源:安徽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